“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卯门生紫气,兔岁报新春。新年伊始,“兔圆圆”应运而生。
据介绍,“兔圆圆”标志性的4颗门齿,取自于“安徽模鼠兔”化石生态复原形象。“安徽模鼠兔”化石,现藏于中国古动物馆,据说是迄今世界最早的兔形动物,生存时代距今6200万年。
从字形上看,在甲骨文、金文中,“兔”的字形都像是一只兔子,头部有点像鼠,大大的耳朵向上竖起,短短的尾巴也向上翘起。“兔”的典型特征,似乎向我们表白兔类研究中一个经典科学问题的重要线索。对兔子而言,它们是用生命在磨牙。而哺乳动物中,老鼠也具有终生生长的大门齿,这样,1735年,博物学家林奈就把兔和鼠一并关进啮型动物的笼子。200年后,科学家才发现兔类上颌的大门齿后竟藏着一对小门齿,就是这对微不足道的小门齿,从此咬破了兔鼠“亲缘”的纽带。20世纪70年代,安徽模鼠兔、东方晓鼠的头骨化石,有力证明了兔鼠祖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说起过年,不光汉人,其他少数民族也有。比如,彝语称“课恨”,也称“课害”,彝语音标为Ko′13xΙ13-。不过,彝人过年节根据十月太阳历推算而得,约在农历十月初一至初三,又称“彝族十月年”;不过,彝人的纪日属相顺序相继是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有趣的是,在大理白族,时常可见“兔含香草”建筑木雕。具体而言,“兔含香草”是个系列组合,包括“兔含灵芝草”、“兔含香草”、“兔含仙花果”等,不同的图案内涵也不同。总体上看,“兔含灵草”寓意繁衍,还蕴含了白族的巫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网络腔调、热词新梗的变态摧残下,乡音语调又是那么动情,柔软,我们大可用来吐槽生活中牢骚,倾诉梦想里的呓语。比方说,一个四川帅哥暗恋上一个小女生,就想尽办法穷追猛打,倾其所有变着花样给她送好吃的,说白了就想逮着机会亲一口水灵灵的心上人。痴情难耐,可冲动的情感群却难以表白,于是乎,方言“啃兔儿脑壳”就有了派场,还别说,这个表达相当贴切。您看,四川人吃兔头很在行:双手抱住兔头,剥开兔头骨,小鸡啄米一样,用力嘬吸骨缝里细软香辣的肉,双颊飞香,满嘴流油,满足,巴适。方言之外,眼下流行的“兔”字谐音梗也蹦出了不少乐趣。“前兔无量”“兔飞猛进”“兔步青云”“大展宏兔”“爱之兔袭”“羊没兔气”“兔如其来”“兔遭暴击”等等,彼此心照不宣,乐而忘忧。
“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由未定。由未定,尧且屈力,而况众人乎?积兔满市,行者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分已定,人虽鄙,不争。”根据《吕氏春秋·慎势》,慎到借“兔”言“分”,具体说是“治乱之分”、社会资源的分配。《庄子·杂篇·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中的这段文字与王弼在《周易略例》中所言“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然则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几乎完全一致,不同的后者强调“存象”不等于“存意”,“存言”不等于“存象”,其中的“忘”是一种慢工夫境界,这说得似有点玄乎,咱平民百姓用不上,姑且不表。
“诗言志,歌咏言”,在古代,不少朗朗上口的诗歌也有一些耐人寻味的“兔”数趣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里,《孙子算经》提出了民间流传很广的“鸡兔同笼”名题,也是现代小学数学中有名的问题。无独有偶。在意大利诗歌《被排除的商品》(La
merce
esclusa)中,这个数学问题居然再次出现!诗中,诗人埃利奥·帕戈里亚拉尼写道:“一个男孩在院子里看到兔子和鸡/有18个头和56只脚/院子里有多少只鸡和兔子?”但是,诗歌提供的解决方法似乎有些荒谬:“不如考虑一下有6只脚和2个头的动物:鸡兔兽。”那么18个头对应的就是9只鸡兔兽,这样的话就有54只脚,那么还剩下2只脚,该怎么办?这个小男孩眼都没有眨一下,立马创造了“残疾兔”,一只没有头、只有2只脚的兔子。问题迎刃而解,结果是“在院子里有9只鸡兔兽和1只残疾兔”。“Stand
by a stump waiting for hares bump into it -trust to luck; wait for
a
windfall.”《守株待兔》是则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2000多年来,人们总以为“待兔”不得,愚犹“守株”!其实未必然,也有人疑窦顿生:机灵过人的兔子哪能往大树桩上撞?那两只精明的大眼睛干嘛去了?撂下兔子暂且不表,不妨拿自个做个实验。先将两支铅笔削尖,两手各拿一支。然后闭上一只眼,让两支笔的笔尖从远到近,对准靠拢。这时,奇迹出现了:任你怎么摆布,两支笔尖总是交错而过!再说,兔子咋撞的树,各种可能性都有。绞尽脑汁整明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相形之下,达·芬奇曾提出过一个“饿狼扑兔”问题,倒也有趣。说是一只兔子正在洞穴南面60码(1码约为0.9144米)的地方觅食,一只饿狼在兔子正东100
码的地方游荡。兔子回首间猛然遇见了饿狼贪婪的目光,预感大难临头,于是急忙向洞穴奔去。饿狼见状马上以兔子2倍的速度紧盯着兔子追去。于是,狼与兔之间展开了一场生与死的、惊心动魄的追逐。那么,兔子能否逃脱厄运?计算并不复杂,也许聪明的读者早已知晓结果。意大利数学家
Leonardo Bonacci,时称“比萨的李奥纳多”,1838 年以后被称作斐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他在《计算之书》提出了一个兔子繁殖的趣题。题意大致如下:小兔出生后两个月就能长成大兔,可以生小兔;可生育的大兔子都不会累,每个月可以生一对小兔,而且刚好是雄雌各一;兔子永生不死。如果现在有一对刚生下来的小兔子,一年之后总共会有几对兔子?据说,这个兔子趣题竟“生”出了有名的斐波那契数列。
您看,不光咱中国的兔子有着浪漫的神采,外国的兔子也不弱。“兔子”,梵语记作s′as′a。由于兔子“寄之月轮”,梵语中月亮称作s′as′adhara或是s′as′abhrt,意指“有兔子的”;还称作s′as′abindu,意指“兔子在上面的”;也可以称作s′as′alaksana,意指“以兔子为标识的”。以上均已点明,月中有兔,是印度的古老传说。“士池西有三兽窣堵波,是如来修菩萨行时烧身之处。劫初时,于此林野,有狐、兔、猨,异类相悦。时天帝释欲验修菩萨行者,降灵应化,为一老夫,谓三兽曰:‘二三子善安隐乎?无惊惧耶?’曰:‘涉丰草,游茂林。异类同欢,既安且乐。’老夫曰:‘闻二三子情厚意密,忘其老弊,故此远寻。今正饥乏,何以馈食?’曰:‘幸少留此,我躬驰访。’于是同心虚己,分路营求。……兔闻讥议,谓狐、猨曰:‘多聚樵苏,方有所作。’狐、猨竞驰,衔草曳木。既已蕴崇,猛焰将炽。兔曰:‘仁者!我身卑劣,所求难遂。敢以微躬,充此一餐!’辞毕入火,寻即致死。是时老夫复帝释身,除烬收骸,伤叹良久。谓狐、猨曰:‘一何至此!吾感其心,不泯其迹,寄之月轮,传乎后世!’故彼咸言,月中之兔,自斯而有。”这是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提及的一个故事。在婆罗痆斯国鹿野苑,当年的佛祖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后,就在此处初转法轮。鹿野苑附近,有个“烈士池”。引文中的“窣堵波”,是梵文stupa的音译,词意为塔,“三兽窣堵波”即为“三兽之塔”。文末说,天帝释被兔子焚身供养的精神所感动,决定把兔子放到月亮上,从此月中就有了兔子。今天,鹿野苑已成为佛教圣地,“窣堵波”的遗迹,考古学者发现多处,具体哪处才是“三兽窣堵波”,却无从知晓。也许,有人会问:中国和印度,都认为月中有兔,两国的故事都很古老,那二者之间有联系吗?这个问题,已大大超出了本文探讨的范围。
2023年1月20日,联合国邮政管理局在纽约发行中国农历癸卯兔年特别版邮票版张。(The
United Nations Postal Administration (UNPA) will issue a
special-event stamp sheet to celebrate the upcoming Chinese Lunar
New Year.)看来,“中国兔”也跟着“巧克力兔”跨洋串门了。 As far as holidays go, Easter is
second only to Halloween in American candy sales—that's a lot of
chocolate
bunnies.就节假日而言,复活节的糖果销量在美国仅次于万圣节:其中有很多是巧克力兔。然而,圣经里,我们从耶稣从受难到复活这段记载中并没有发现兔子的影子。那么,巧克力兔是咋闯入的?这与复活节的庆祝活动。据说,复活节这个名词来源于“复活兔”(德语Ostern),德国人为日耳曼民族的生育女神奥斯塔虚构的小伙伴,并指定它给孩子们送鸡蛋。空说无凭,据报道,慕尼黑的复活节兔子博物馆曾展示19世纪复活节兔子的样例,这些兔子的头部是可以拆卸的,自然就能把糖果藏在里面。这可能是巧克力兔的前身。1890年,宾夕法尼亚州商人施特罗埃克尔在杂货店里陈设了一只5英尺高的巧克力兔子,给好孩子送彩蛋,据传生意十分火爆。自此,这只巧克力兔横渡大西洋,跃遍五大洲。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中国兔”与“巧克力兔”谁跳的更远?有人出点子,能否运用一种AI翻译器,将兔子的声音、脸部表情、肢体动作译成人类能懂的语言,实现人与动物更为密切的情感交流。这还真不好说,只有拭目以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