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卯门生紫气,兔岁报新春。新年伊始,“兔圆圆”应运而生。
据介绍,“兔圆圆”标志性的4颗门齿,取自于“安徽模鼠兔”化石生态复原形象。“安徽模鼠兔”化石,现藏于中国古动物馆,据说是迄今世界最早的兔形动物,生存时代距今6200万年。
从字形上看,在甲骨文、金文中,“兔”的字形都像是一只兔子,头部有点像鼠,大大的耳朵向上竖起,短短的尾巴也向上翘起。“兔”的典型特征,似乎向我们表白兔类研究中一个经典科学问题的重要线索。对兔子而言,它们是用生命在磨牙。而哺乳动物中,老鼠也具有终生生长的大门齿,这样,1735年,博物学家林奈就把兔和鼠一并关进啮型动物的笼子。200年后,科学家才发现兔类上颌的大门齿后竟藏着一对小门齿,就是这对微不足道的小门齿,从此咬破了兔鼠“亲缘”的纽带。20世纪70年代,安徽模鼠兔、东方晓鼠的头骨化石,有力证明了兔鼠祖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说起过年,不光汉人,其他少数民族也有。比如,彝语称“课恨”,也称“课害”,彝语音标为Ko&p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