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童世界里被放大的成人之恶

(2015-05-09 01:25:04)
分类: 时评

安徽蚌埠怀远县火星小学的小强今年12岁,正上六年级。今年五一前,家长得知,小强经常从家里偷拿钱“进贡”给副班长小J,这些年已有数千元。孩子说,小J被班主任授予检查作业和背书的权力,如果不给钱,就不能通过检查,甚至要被逼喝尿和吃粪便。为证实儿子所说,小强的母亲挨个走访其他几名学生,得到的答案惊人类似。目前当地教育局及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涉事班主任和该校校长被停职。(《安徽商报》5月8日)

 

这起事件令人震惊之处在于,该小学班级几乎囊括了所有成人社会的不良现象:权力寻租、弱肉强食、欺骗、谎言、暴力、告密……而且某些手段的恶劣程度比成人社会更甚,像逼同学喝尿吃粪便这种事情,除非是黑社会,一般成年人很难做出来。

 

学校管理出了什么问题?班主任对副班长的劣行从未耳闻吗?小J的父母是怎么教育这个孩子的?这一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追问,但是都很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孩子们是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不单是肆意凌辱同学的小J让人觉得不可理喻,那些屈服于小J“威权”长达数年的孩子们同样表现得匪夷所思——为什么从来没有想到过反抗?

 

不必去恶意揣测是不是老师授意副班长欺凌同学,或是父母刻意去教孩子怎么“索贿”,相信不会有这样的老师和家长。然而就是在这种“没人教坏”的状况下,一个小学班级竟然自动呈现出“丛林社会”的诸多特征。这是最令人感到惊恐的地方。

 

我们经常说孩子是单纯的,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其实不然。孩子的世界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或者说人性有多复杂,孩子的世界就有多复杂。人类天性中所固有的“恶”的一面,比如自私、贪婪、欺软怕硬等,在我们的孩子身上,一点儿都不比友爱、正直、勇敢这样一些“善”的因子少。受制于法律法规、公序良俗、个人前途、家庭责任等,成年人作恶往往有底线,而孩子很少考虑后果,因此,当其“性恶”的一面显露出来时,每每更加耸人听闻,这已被诸多校园暴力事件所证明。

 

孩子相比成人具有更强的可塑性,这是教育的立足点,某种意义上也是人类的希望所在——我们相信可以通过教育,更多激发孩子天性中“向善”的因子,让未来变得更加美好。但怎么教育孩子才能让他们“抑恶扬善”,是我们的社会一直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我们教孩子各种知识、技能,让他们将来在社会上有一席立足之地,乃至出人头地,这是当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主要发力点,然而怎么教会孩子明辩是非善恶,克服人性的弱点,至今都没有找到灵丹妙药。

 

学校里不是没有德育课,困难在于德育不同于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后者可以通过灌输和训练得以提升,而前者更多是一种潜移默化。孩子道德水平的提升,更多不是靠在课堂用耳朵听,而是在生活中用眼睛看,成人社会的行为准则,往往会被孩子所效仿、所认可,并内化为一种自觉。遗憾的是,成人社会所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的一切,并不都是美好的——生活中一些人因为手握权力而趾高气扬,而更多的人因为畏惧权力而唯唯诺诺。因此,当老师授予副班长检查作业的权力和相应惩罚权力时,实际上相当于对这个孩子进行了“权力意识”的启蒙,也相当于告诉其他孩子只能对副班长唯命是从。

 

我们没有教孩子“学坏”,而孩子“变坏”了,问题更多出在我们自己身上。所以,孩子的“恶”也是我们的“恶”,不要问孩子怎么了,而要问我们自己怎么了。要想让这个世界变得美好,只能从我们自身做起——努力让我们的孩子看到,这是一个公平竞争而非弱肉强食的社会,一个权利彰显尊严而非权力主导一切的社会。我们总爱说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其实我们的现在,就是孩子的未来,就是这个国家的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