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傩送
傩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249
  • 关注人气:84,2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务员去神秘化,马上就会有理解

(2014-01-29 23:04:51)
分类: 时评
公务员的年怎么过,这话题今年特别热。中央的“八项规定”等一系列新举措新要求,条条都指向公务员,人们不免猜测,基层公务员的日子肯定是越来越不好过了。近日几位基层公务员接受记者的采访,讲述春节前的工作生活。其中一位说:“我们的福利待遇,从来没有外界传说的那么好,也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坏。”另一位则表示:“马年了,大家都在祝愿马上有钱,我希望马年马上有理解。”(《北京日报》1月29日)

呼吁民众理解公务员,这样的声音从去年起就频频见诸媒体报道了。有的公务员抱怨工作辛苦挣钱少,有公务员的感叹“为官不易”,有的公务员不堪承受工作压力、精神压力、经济压力这“三座大山”,觉得受不了想辞职。与这些公开见报的新闻相映成趣的,是不少公务员网上晒工资单。

其实不用看这些新闻报道,我们也知道很多公务员,尤其是基层公务员,日子过得并不是富得流油。网上晒出的工资单,也基本是实情。公务员不是搞地下工作的职业,人数也不少,一般人即便家里没有人当公务员,也认识几个做公务员的朋友,对于公务员家庭的生活状况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了解。就我所见,有些公务员家庭的经济条件比普通市民也强不到哪里去,如果上有老、下有小,再碰上配偶失业,靠工资条上的那几千块钱,日子过得也是紧巴巴的。

然而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对公务员的“求理解”表现出相当程度的不理解:公务员再苦有农民工苦吗?公务员好歹也是铁饭碗,有稳定的福利,还不用担心失业;公务员大权在握有贪腐机会,君不见涉案上亿元的贪官每年都能抓出来几个吗?

显而易见的道理是,并不是所有的公务员都有贪腐机会和贪腐能力。因此有一种观点是,现在人们对公务员群体存在普遍性的误解,只要一提到公务员,就想到滥用权力、贪腐、高福利这些先入为主的概念,殊不知这是在以偏概全,是一种刻板的印象;如果不摒弃这种偏见,任由这种不良情绪滋长,就很难消除社会隔膜。

我认为“摒弃偏见”靠“求理解”很难做到。一部分民众之所以对公务员喊穷叫苦很反感,部分原因在于公务员群体的收入缺乏透明度。尽管人们愿意相信实行阳光工资后,公务员的收入就是工资单上的数字,但现实中的确有部分公务员收入中含有大量隐性福利,比如一些地方违规给公务员建福利房,一套福利房的收益就相当于几年的工资;八项规定及诸般禁令下达后,一些实权单位吃拿卡要变少了,但并有从制度上堵住灰色收入的来源,只是暂时有所收敛……凡此种种,都很难让人们对公务员收入不作他想。而在收入不透明的背后,则是权力运行的不够透明,即公权力的行使依然存在“寻租”、“变现”的可能性。

说到底还是公务员这个职业太“神秘”了,“神秘”到很多人一提到公务员就忍不住往坏的一方面想;在这样的“恶意揣度”中,许多遵纪守法的公务员被舆论误伤——这大概就是公务员“求理解”的原因。破解之道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公务员这个职业去神秘化。公务员的每一分钱收入都明明白白有迹可寻,公权力的每一次行使都暴露在阳光下。这并不是对公职人员提出的苛刻要求,政府运行及公务员收入皆靠纳税人缴纳的税金维系,纳税人自然要问个清楚、看个明白。看明白了,就能理解了。

北京这位公务员希望“马年马上有理解”,我认为这个新年愿望是良好的。公务员的职业就是为民众服务,自然应取得民众理解和信任,相信这也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如果公务员这个职业变透明了,不再神神秘秘了,马上就会有理解——希望在新的一年,这位公务员的良好愿望能变为现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