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艺术还是色情,得看搁在哪儿

(2014-01-27 00:40:33)
分类: 时评

近日,沈阳市中街一商场公开展出一座“武松杀嫂”的雕塑作品:潘金莲半裸上身、下身未遮,武松一边挥刀砍向潘金莲,一边面贴潘金莲。由于作品表现内容与人们对“武松杀嫂”情节的理解有较大冲突,且外在形象对性的表达非常直接,该雕塑图片被网友微博发布后引起巨大争议,一天之内新浪网友评论、转发均逼近万条,有网友直呼“很黄很暴力”、“三观尽毁”。(新华网1月26日)

 

据称这是国内知名艺术家李占洋的雕塑作品。本人于雕塑艺术是个门外汉,对这件作品的艺术性不敢妄评,只是觉得该雕塑在性的表达上的确堪称大尺度。新闻图片上很多地方做了马赛克处理,饶是如此,依然觉得“色”字逼人。“潘金莲”多处露点倒在其次,从“武松”的动作和眼神看,他对“潘金莲”的欲望显然多于仇恨。

 

武松的故事是《水浒》中的经典桥段,以至于成为后世取之不竭的艺术创作素材,几乎每次翻拍《水浒》,如何处理武松和潘金莲的关系都会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艺术家有创作的自由,本人从不主张改编名著或创作取材于名著的艺术作品必须忠于原著,因此不反对用现代人的眼光对武松和潘金莲展开合理想象。该雕塑的文字介绍称:“当武松面对如此曼妙的胴体时,除了对于其通奸杀兄的仇恨以外,也应该夹杂着人性的本能欲望。”如果这是艺术家想通过其作品表达的内涵,应该予以尊重。

 

现在的问题是,艺术家和有足够能力欣赏艺术的人,从“武松杀嫂”中看到的是人性的复杂;非艺术家和艺术鉴赏能力平平的芸芸众生,从这件“大尺度”的雕塑作品中看到的是色情和暴力。后一种人不在少数。显见的问题是,这件雕塑作品摆放在闹市区大型商场的显目位置,如果某个随父母逛商场的小孩子问:“武松到底是在干什么?”他的母亲如何回答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类似的尴尬时常发生。2012年国家博物馆展出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大卫像,央视播出相关新闻时一度在大卫的生殖器部位打上了马赛克,招致网友炮轰。央视的苦衷在于,必须要照顾到未成年电视观众,但这样一来就相当于亵渎了成年观众的智商。去年4月,因为模仿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情节,江苏东海县两个孩子被同伴绑在树上点火烧成重伤,法院一审宣判动画片制作公司需承担15%赔偿责任。动画片制作方的苦衷在于,没有谁规定动画片中不能有点火的画面。

 

色情和暴力这种东西为人类社会所固有,也是艺术创作不能回避的,但艺术创作和艺术展示是两回事,不是每一件艺术作品都适合所有人欣赏,尤其是一些“重口味”的作品,可能会对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形成负面影响,因此某些艺术作品“儿童不宜”是文明世界的共识。如何解决“创作自由”与“欣赏限制”之间的矛盾?国际通行的做法是“分级”,举凡电影、电视、图书等公共文化产品,都实行分级制,必须标明适合观看的观众年龄层级。绘画、雕塑等美术作品虽难以分级,但对展示场所、展示对象也有相应的要求。遗憾的是,我国在这方面的制度建设还远远没有跟上,以至于很多时候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回到“武松杀嫂”,这件雕塑作品无疑摆错了地方——如果放在艺术品展厅,它就是艺术;如果放在商场或街头,它可能就成了“色情”。有网友说这是艺术与商业的合谋,无非是用带有性暗示的暧昧叙事方式吸引公众眼球,以期达到利益的双赢。这样的怀疑有道理,但也很难说不是诛心之论。据说在李占洋的作品中,这件雕塑算是比较克制的,因此至少不能说作品本身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企图。法无禁止即自由,这不是道德口水可以解决的问题。

 

艺术还是色情,得看搁在哪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