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让社保成为农民工“稳稳的幸福”

(2013-07-17 02:21:24)
分类: 时评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日前发布《〈社会保险法〉实施情况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一些私营企业只给核心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缴纳社会保险,无心或无力考虑普通职工的参保问题。同时,一些员工个人也不愿参保。这主要包括农民工群体、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等。这些低收入群体不愿降低收入参加社保,为了生活稍微宽裕一些,他们宁愿主动不参保,让单位将这部分费用转化为工资发给自己。(《京华时报》7月16日)

农民工弃保、退保的新闻这些年频见报端,人社部的相关研究报告将这种现象称为“主动放弃社保换工资”,让人心中有一种莫名的酸楚。

是农民工不知道社保的重要性,还是农民工天生就目光短浅、观念落后?我觉得都不是。农民工尤其是小微企业的农民工,收入本就捉襟见肘,而缴纳社会保险意味着工资要少掉一大块,很难应对养家糊口的现实压力。虽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可当一家老小等米下锅的近忧摆在眼前时,哪里还顾得上明天会不会生病、老了有没有养老金?

一些农民工宁愿放弃社保换取更多的工资,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现行社保制度对这个群体缺少感召力。至少有两个方面的问题让农民工对社保心存顾虑。

首先,农民工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强,很少有农民工可以在一个城市连续工作15年,最终享受到制度规定的养老金,而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社保标准不统一等现实原因,社保异地转移接续目前还处在摸索阶段,一省之内的社保对接尚难做到,全国范围内的社保统筹更是遥遥无期。故此,缴纳社保对跨省市流动、频繁更换工作的农民工意义不大。

其次,根据现行制度,农民工在迁徙过程中,如果无法实现社保转续,只能选择退保,而退保则相当于“亏本”。以养老保险为例,农民工所能带走的,只是其个人缴纳的8%,单位缴纳的20%则被当地社保基金所截留。这样的规定看似有理,实则是对农民工血汗钱的掠夺——单位为员工缴纳社保,是要计入用工成本的,换言之,这笔钱实质上是员工的劳动所得,只是以非货币的形式支付。因此,这笔账农民工是很容易算清的:放弃参保,28%一分不少地进入工资;缴纳社保,将来离开时只能拿回8%。如何选择,一目了然。

工资意味着“现在”,而社保则更多地意味着“未来”。不是说“未来”不重要,只是这个“未来”对农民工群体而言实在不牢靠,不足以支撑其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反而有损于现实利益。这样的囧境,可以用陈奕迅的《稳稳的幸福》来形容:“我要稳稳的幸福,能用双手去碰触,每次伸手入怀中,有你的温度。”揣在口袋里触手可及的工资,才是农民工可以感受得到的“稳稳的幸福”,至于社保,看似美好,却是空中楼阁。

所以,不要抱怨部分农民工“主动”弃保,“社保换工资”只是他们无奈的选择。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所有人的梦想,也是政府必须为每个公民提供的公共服务,而现行社保体系的诸多制度缺陷将一些低收入农民工变相隔离在社保大门之外。如何让社保成为农民工“稳稳的幸福”,给他们一个笃定的未来?这是迫切需要从制度层面破解的一道现实命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