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是不够花,而是不敢花

(2012-03-12 01:05:39)
标签:

崔永元

工资

1986

社会保障

高福利

消费

爱国

杂谈

分类: 时评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崔永元在人民网做访谈节目时,谈到为什么人们总是感觉自己不幸福的问题。崔永元称自己现在月收入过万,但常常感觉“钱不够花”,而自己觉得“最富裕、最像百万富翁”的时候,是在1986年,“那时候刚工作,每个月的工资大概是80块钱”,虽然数字很小,但却感觉总是花不完,“跟同事吃饭抢着买单,想办法让自己有点儿高消费,之后还能存下来一些钱。”(《广州日报》3月11日)
    小崔的这番表白可能让不少人觉得很矫情:您挣这么多钱都觉得不够花,那我们一个月拿两三千就更没法活了。不过我认为,小崔真正想表达的意思并不是“不够花”,而是“不敢花”,因为他接下来说了一句:“如果我们上学不要钱、看病不要钱、住房不要钱,那我们要那么多工资干什么呢?”
    崔永元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我在上高中,我父母每个月的工资加一块儿也就一百多块钱。这点钱要说“够花”其实很勉强,我记忆中家里经常有钱不凑手的时候,有时到月底父母还会找亲戚借钱。但那个时候父母虽然工资低,却很敢花钱,逢年过节就是借钱也要改善伙食。之所以“很敢花”,是因为生活中好像没什么地方需要花大钱,那时候没听说有谁家的孩子上不起学,生病住院单位一般都能报销,住的房子也都是公家分的。
    崔永元的“钱不够花”其实指向当下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薄弱。不是说20多年前的中国人就一定比今天的中国人更幸福,单从“挣钱”的角度说,今天中国人比20多年前收入高多了,即便加上物价上涨的因素,购买力也不知比那时高出了多少倍,可就是挣再多的钱,也觉得心里没底——年轻的时候得操心买房子,可房价那么高;等结婚生孩子了,得操心孩子的教育,需要为孩子上大学攒一大笔钱;老了又担心自己的身体,但凡生病住院,那就是花钱如流水。
    我国对社会保障的投入约占财政支出的15%,远低于发达国家30%—40%的水平。中国的老百姓很羡慕高福利国家,从摇篮到坟墓都有政府管着,可有些专家却说“高福利养懒汉”。许多国家的发展经验证明,社会保障不仅是一种福利,也是经济运行的重要支撑,具有撬动和持续释放居民消费需求的“魔力”。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保证民众基本生活水平的稳定性,改善人们的收入预期,提高人们的安全感,从而减少经济波动对人们的影响,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记得3年前,瞭望新闻周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称“积极消费就是爱国”。其实我们也想消费,也想爱国,可是谁又能给我们“敢花钱”的底气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