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差生”测智商:谁的脑子有毛病

(2011-10-31 00:58:26)
标签:

无锡

差生

智商

绩效考核

义务教育

情商

美商

分类: 时评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医院做智商测试,然后苦苦央求医生给孩子的智商打个低分,以证明自己的孩子脑子有毛病——您千万别以为这是家长吃错了药,因为不这样做,就没法儿向老师交代;老师不高兴,孩子在学校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据《扬子晚报》30日报道,江苏无锡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之所以要求“差生”到医院做智商测试,是因为这些学生的考试成绩拖了班级的后腿,从而影响到了老师的绩效考核。而如果这些“差生”被证明智商有问题,按照有关规定,他们的考试成绩就可以不被计入班级考核。
    学习成绩不好就是“差生”,甚至要被怀疑智商有问题,这种观念的荒谬性已经无需论证了。沿用这个逻辑,学生考试成绩不好是智商有问题,那么老师教学成绩不好,是不是也该被送到医院做智商测试呢?
    我不知道那些被强行带到医院检查智商的“差生”心里是怎么想的,有没有孩子试图作过反抗。任何一个有自尊心的人,碰到这种事,肯定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被羞辱的感觉。这些孩子有了这种惨痛经历之后,可能产生的想法是:既然我的智商不如人,我读不好书就是理所当然的。更进一步的念头则是:既然怎么读都读不好,还不如当个古惑仔。
    看了这则新闻,相信所有人都明白,给“差生”测智商,根子在于学校对老师的绩效考核。所谓“学生的考分,老师的命根”,老师们在学生考分压力之下,为了自己能多收三五斗,想出给“差生”测智商的馊主意,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这种做法大方向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是评价标准。尽管教育部有明文规定,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绩效考核工作要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不得把升学率作为考核指标,但由于师德、专业素质等指标很难量化,具体操作过程中,很多地方、很多学校就把学生考试成绩搞成了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的最重要指标甚至唯一指标。
    教育评价的确是个难题,但也并非只有以学生考分论英雄这一条道可走。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只是一方面,我认为更重要的确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现行教育评价体系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学校教育质量如何,教育部门说了算,老师教得怎么样,学校说了算。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这样的评价体系最终都指向了同一个目标:学生的考试成绩。有没有可能改变这种做法——老师教得好不好,学生有发言权;学校教育质量如何,老师有发言权;教育部门工作完成得怎么样,学校有发言权。
    所谓教师绩效考核,其目的无非是用经济杠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尽可能实现教师收入的公平分配。我不反对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但在没有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之前,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这一做法要慎重,搞不好有可能给素质教育雪上加霜。
    我一直觉得,在义务教育阶段,孩子的道德品质、自我管理能力、意志力等“情商”,以及音乐、绘画等“美商”,其重要性要大于以数理化考试成绩来评判的所谓“智商”,学校应花更多精力在这些方面培养学生素质,只有这些东西才能让孩子们受用一生。我有一个好朋友在初中当音乐老师,深受学生爱戴,可由于她教的不是中考课目,课时又少,因此绩效工资差不多是全校最低的;她最近准备辞职办钢琴培训班,可她教的那所郊区中学,又有几个人上得起培训班?
    新闻中说,无锡市教育局和市政府督导室10月28日联合下发通知,严禁对中小学生进行智商测试,两部门将开展专项督查,对存在此类错误做法的学校和老师,在各类评优评先中“一票否决”。这个表态措词铿锵有力,殊不知,给“差生”测智商这种超级弱智的做法,源头就在他们这里——教育部门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学校必然要以学生考试成绩来评价老师,结果考试成绩不好的“差生”智商就出了问题。
    究竟是谁的脑子有毛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