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晨报》12日报道,重庆市奉节县政府网站近日刊出一则新闻,题目是《石岗乡摆“万人宴”,干部向群众报告自己做了些啥……》。该文称,奉节县石岗乡连日来以村为单位召开万人群众大会,为了让与会村民安心参会,政府从吃紧的财政中安排资金10万元用于会议伙食。
新闻中列举了一些数据来说明石岗乡的贫困,说该乡没有一家企业,全乡财政收入为零,似乎有意引导舆论作出这样的思考:穷得叮当响的一个乡,开个村民大会还要花掉10万元餐费,这钱是不是没有用在刀刃上?网友“白帝书生”发帖说:“1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家庭,至少可以资助10户;用于资助贫困大学生,至少可以资助10个;资助贫困中学生,可以资助100个……”
我觉得这不是观察该事件的正确角度,尽管“万人宴”很有眼球效应。10万元平摊到来开会的每个村民头上也就10块钱,菜肴也就是最普通的回锅肉、洋芋丝、萝卜汤等。如果是干部开会,10块钱连买一杯酒都不够,这差不多是最廉价的工作餐了。此外,你也别指望乡干部会拿这10万块钱去建希望小学,与其被乡干部公款吃喝掉,或被贪污挪用了,还不如吃到村民肚子里物有所值。石岗乡官员称,因为该乡地处山区交通不便,许多村民开会往返时间需要一天,因此乡政府补助参会村民一顿伙食——这个理由大致还是站得住脚的。
这个万人群众大会的主题是由乡、村干部向村民汇报工作,然后由村民对干部工作进行考核。有网友据此认为,这些村民不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没有回锅肉就不来开会,可见素质之差,靠这种贪图蝇头小利的百姓怎么搞民主?只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我以为此种观点大谬——君不见有村民因自身权益受侵害不惜倾家荡产地上访,区区一碗回锅肉,还不至于让村民们激动得突然有了主人翁意识。
所以,这个“万人宴”的真正看点不是“宴”,也不是钱,而是“会”。换言之,这个万人群众大会究竟是怎么开的,村民是否真的行使了自己的民主权利。恰恰在这一点上,新闻中并无披露。不过有位村民的话一语道破天机:“如果通知开会时不说有伙食,我们不会来,因为没有多大意思。”听听,原来会议本身是“没多大意思的”,有意思的只是回锅肉。
由此我们可以揣测,所谓干部汇报、村民考核,基本只是走过场,对于这样的“民主”,村民们经过历次群众大会的历练,早已心知肚明,人家就是冲着回锅肉来的。乡里的干部也很清楚,要完成上级安排的“民主”任务,就必须动员村民们来开会,所以只好上回锅肉。于是,干部假装民主,村民假装开会,大家心照不宣。
当然,一碗回锅肉未必就有那么大的诱惑力让村民们翻山越岭来为干部们捧场,它还有一些别的好处,比如上了年纪的村民可以在这个场合见见亲家,会会朋友,说说家长里短,年轻人没准儿还能借此机会谈场恋爱。总之,这10万块钱不能说白花了,如上所述,至少改善了村民伙食,但与创造条件发扬民主似乎扯不上太多关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