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28”阴霾中的几许亮色

(2008-04-30 00:20:12)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4月29日凌晨2时41分,T196次客运列车顺利通过胶济铁路事故现场路段,成为交通恢复后通过的首列客车。北方早晨的天空依然宁静,乘客的睡梦依然甜美——家乡,就在铁轨的延长线上。
  此时,离“4·28”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已经整整过去了22个小时。22个小时以前,71条无辜的生命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化作一股轻烟,他们再也无法回到故乡了。那个早晨,胶济铁路的上空愁云惨淡。
  这场悲剧注定将成为中国铁路交通史上不堪回首的记忆。惨绝人寰的灾难让人们为之震惊,为之悲伤,为之愤怒。然而,冷静地回顾事故发生之后的点点滴滴,我们依然可以发现一些可圈可点之处值得总结和思考。
  事故发生当日,济南铁路局局长、党委书记即被责令免职接受调查。如此雷厉风行的问责,可谓前所未有,这是否意味着行政问责不再是迟来的正义,而是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果真如此,则“安全”二字将真正重于泰山,因为没有问责作为基石,责任就是留在口上的空话,制度就是写在纸上的空文。
  事故调查工作进展得异乎寻常地迅速,当日下午两点即排除列车相撞非恐怖行为所致,并初步查明是一起人为责任事故,昨天进一步查明事发列车严重超速,在限速每小时80公里的路段实际时速竟然达到131公里。这些消息几乎都在第一时间被公之于众,不仅满足了公众对于真相的知情权,更重要的是及时制止了恐慌情绪的蔓延,从而有利于人心的安定和救援工作的展开。对比近日发生在安徽阜阳的“以谎止谣”事件,“谣言止于真相”永远是在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政府所应秉持的姿态。
  在对这起重特大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中,媒体的反应速度之快也是前所未有的——央视新闻频道从早到晚滚动播报事故最新消息,国内各大门户网站相关新闻频繁被刷新,公众与事故现场真正实现了零距离。从2003年的非典、2005年的禽流感到今年年初的雪灾,中国政府和媒体经过历次灾难的考验,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所在。及时、全面的灾情报道是一种力量,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消弭各种恐惧、猜疑、隔阂,从而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战胜灾难。
  凡此种种,有如阴霾的天空中透出的几许亮色,让人们在灾难中看到了某种希望。当然,这些不能代替对事故本身的反思。随着中国铁路一次又一次提速,列车时刻表的更新间隔越来越短,然而我们的铁路运输安全是不是也同时“提速”了呢?铁路依然是中国民众尤其是普通劳动阶层不可或缺的长途交通工具,当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一张车票将自己的生命和希望系于长长的铁轨,我们的铁路可以承载得起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