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保护生态和消除贫困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2008-01-22 01:21:02)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我们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我省的良好生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我省的优美环境。一定要让云南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从我们这一代传到下一代,世世代代相传。”这是秦光荣省长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段声情并茂的话语。
  我理解秦省长此言的意思是,政府坚持生态立省、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心不动摇。在这样的表述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执政者对于一方土地的深情厚意,更看到了一种顾全大局的责任担当。
  说到环保问题,云南早就不单是云南人的云南了,而是“天下云南”。近年来不知道是谁给云南这个原本为少数民族聚居地的边陲省份取了个“中国后花园”的美名,于是云南的主人就变成了全国人民,凡是有关云南的事儿,尤其是涉及到环保的,无不引起举国关注。从《无极》剧组事件到怒江水电开发,但凡知道的人都表现出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这可是咱们的后花园啊,谁也甭想破坏!关于怒江水电开发所引发的争议,甚至成为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申论题。  
  如果是两年前,我听说有人要在云南的大江大河上修水电站,一定会如大多数网友般义愤填膺,而现在——当我在云南工作和生活了两年,对这片土地及其原住民有了更多了解,并逐渐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之后,我不会再对类似问题作出简单的是非判断。我甚至想问一问,那些背着行囊不远千里、万里来到云南的游人,当你们从相机的镜头里对着云南壮丽的自然景观发出啧啧赞叹,而后留下一堆垃圾,并偶尔表现出一些忧患意识之外,还能为云南的环保做些什么?
  云南地处众多大江大河的上游,其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而云南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对于全国物种、气候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从这一意义上说,全社会都在享用云南提供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消费着云南的生态价值。国际通行的惯例是,上游地区致力于生态保护,为中下游的黄金经济带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中下游地区就该对上游地区进行生态补偿。然而由于我国的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健全,尽管国家给予了一定的投入,但投入的力度远不能弥补生态保护地区因资源控制、不能开发利用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发展机会的丧失。换言之,云南人民长久以来默默承担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义务,却没有获得相应的权益。
  我们仍以要不要进行水电开发而引起广泛争议的怒江为例。怒江是云南乃至全国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有世界级的水资源,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头上还顶着“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和“中国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两顶桂冠。然而,这里也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按照国家最新的贫困线标准,怒江州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低于882元的贫困人口还有27.53万人,占全州农业人口的60%。出于维护生态的需要,怒江人无法将本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倍尝守着金饭碗饿肚子的痛楚。
  环境问题与贫困问题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一方面环境问题使贫困问题加剧,而另一方面贫困问题又使得环境问题更加严重。如何化解这一矛盾?也许“可持续发展”是唯一可遵循之道。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该理论认为,如果不能消除贫困,民众将缺乏保护环境的持续动力,因而发展中国家唯有通过发展经济来消除贫困,才能最终解决环保问题,但前提是,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和公平为代价。这就对政府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任何涉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决策都需要进行科学论证,二是必须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收益进行公平分配。
  作为云南地方政府,一方面承担着为全国人民看守“后花园”的职责,另一方面又需面对一方百姓的生存和发展诉求,也正因如此,《政府工作报告》中“让青山绿水代代相传”的承诺,才在令人感动之余,倍显其任重而道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