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评 |
在绝大多数文学作品和我们讲给孩子听的童话中,“家庭”绝对是个温馨、充满人情味的词儿,它几乎是“安全”、“港湾”、“爱”的代名词。2002年热播的一部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却将家庭的另一面——危险和暴力——残酷而又真实地展现在中国观众面前。据说该剧播出后,男主演冯远征的生活陷入“困境”——他一度成为“打老婆”的化身,出门无端被责骂甚至被追打,车胎也经常被人扎破。戏演到这个份儿上堪称演员之大幸,但如此引起共鸣又是大不幸——家庭暴力问题在中国,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几乎不用费心思考就可知道,家庭暴力源于封建时代男权思想作祟。有资料表明,在中国目前的家庭暴力事件中,有超过90%的受害者是作为妻子的女性。在女性的政治、经济地位得以全面提升的当代社会,“半边天”依然屡屡在家庭中处于受凌辱的地位,除大男子主义的“阴魂”不散之外,还是人性的弱点使然。在丈夫有暴力倾向的家庭中,男性这座“山”看似强大,实则弱小——借助身体的强悍把压力和愤怒发泄到对自己死心踏地的妻子身上,野蛮行径的背后,往往是内心的极度脆弱。
人类自进入现代社会,公民个体的生命、身体、尊严和自由等诸多私权在文明国家受到空前的重视,在法律这个唯一的明辨是非的标准面前,个人几可与各类社会组织甚至政府机构平起平坐。然而,我们的法律在面对家庭这个社会的最小单元时,却显得有些软弱无力——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经常被当成普通的家庭纠纷,从而出现邻居不问、居委会不受理、单位不管、不出人命政法机关也不立案的“四不管”现象。
据全国妇联的调查,我国2.7亿个家庭中,有超过30%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包括人身伤害、性伤害和精神伤害等,施暴者九成为男性——也即意味着,有近1亿的女性深受家庭暴力之害。事关1亿人的身心健康问题,难道只是“家务事”吗?
社会问题还必须通过社会综合治理来解决,千头万绪中,立法显然是最重要的。昨日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听取了“关于尽快制定《昆明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相信有关法规的出台,当可在那些施暴者头上悬起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然而从世界各国反家庭暴力的经验来看,法律、法规对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作用终究有限,其面临的最大困难是,难以把握公权力介入私人生活领地的限度——警察总不能像抓小偷一样破门而入,当场擒获涉嫌实施家庭暴力的家庭成员。而“家丑不外扬”的传统观念,也将使调查取证变得极为困难。
反家庭暴力,在立法之外,还需要家庭中女性自我维权意识的觉醒、男性文明程度的提升。此外,当目睹家庭暴力发生时,我们是竖起耳朵听热闹、关起门来置身事外,还是站出来加以制止?如果我们总是选择前两项,那么家庭这一“爱的港湾”将难以风平浪静。
几乎不用费心思考就可知道,家庭暴力源于封建时代男权思想作祟。有资料表明,在中国目前的家庭暴力事件中,有超过90%的受害者是作为妻子的女性。在女性的政治、经济地位得以全面提升的当代社会,“半边天”依然屡屡在家庭中处于受凌辱的地位,除大男子主义的“阴魂”不散之外,还是人性的弱点使然。在丈夫有暴力倾向的家庭中,男性这座“山”看似强大,实则弱小——借助身体的强悍把压力和愤怒发泄到对自己死心踏地的妻子身上,野蛮行径的背后,往往是内心的极度脆弱。
人类自进入现代社会,公民个体的生命、身体、尊严和自由等诸多私权在文明国家受到空前的重视,在法律这个唯一的明辨是非的标准面前,个人几可与各类社会组织甚至政府机构平起平坐。然而,我们的法律在面对家庭这个社会的最小单元时,却显得有些软弱无力——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经常被当成普通的家庭纠纷,从而出现邻居不问、居委会不受理、单位不管、不出人命政法机关也不立案的“四不管”现象。
据全国妇联的调查,我国2.7亿个家庭中,有超过30%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包括人身伤害、性伤害和精神伤害等,施暴者九成为男性——也即意味着,有近1亿的女性深受家庭暴力之害。事关1亿人的身心健康问题,难道只是“家务事”吗?
社会问题还必须通过社会综合治理来解决,千头万绪中,立法显然是最重要的。昨日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听取了“关于尽快制定《昆明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相信有关法规的出台,当可在那些施暴者头上悬起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然而从世界各国反家庭暴力的经验来看,法律、法规对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作用终究有限,其面临的最大困难是,难以把握公权力介入私人生活领地的限度——警察总不能像抓小偷一样破门而入,当场擒获涉嫌实施家庭暴力的家庭成员。而“家丑不外扬”的传统观念,也将使调查取证变得极为困难。
反家庭暴力,在立法之外,还需要家庭中女性自我维权意识的觉醒、男性文明程度的提升。此外,当目睹家庭暴力发生时,我们是竖起耳朵听热闹、关起门来置身事外,还是站出来加以制止?如果我们总是选择前两项,那么家庭这一“爱的港湾”将难以风平浪静。
前一篇:申遗不是石林的终极目标
后一篇:申遗成功是终点更是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