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人三十——记刘娅莉6段

(2005-06-01 15:05:47)
分类: 围棋
  每天晚上八点半,一袭浅色长裙、留着齐耳短发的刘娅莉总是踏着如水的月光,准时出现在太原市的迎泽大街上。微风轻拂过她清瘦的面庞,尽管略显几分疲惫,但她的步履依然轻快,明亮的双眼中满是憧憬。
  马路两旁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一座座刚落成不久的住宅小区,如彩练般飞舞流动的车灯游走其间,把这座古老的中原城市装点得生机勃勃。刘娅莉知道,在那满天繁星映照下的万家灯火中,有一盏灯是为她点亮的。
  一想起这个,刘娅莉的脚步就更加轻快,脸上浮现出心满意足的微笑。那是一种只有三十岁的女人才会有的笑容,散发着成熟之美和动人的芳香,就像一朵刚刚盛开的百合花。
 
性格倔强的灰姑娘
 
  江湖从来都是男人的天下,水泊梁山一百单八条好汉中,女性才占了屈指可数的三名。在中国业余棋界,要杀出一名女子6段高手,不比在职业棋手中杀出一名女子九段容易。刘娅莉在她23岁那年,完成了这一让许多常年征战江湖的须眉男子都羡慕不已的壮举。
  刘娅莉并非生来就是一位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江湖女侠,恰恰相反,她小时候是一个既自卑又有些封闭的女孩子,这与她家境贫寒有关:父亲是一所普通中学的数学老师,母亲是没有工作的农村妇女,家里还有一个比她小两岁的弟弟。七十年代中后期,在太原这样一个省会城市,一名普通教师微薄的薪水要养活一家四口,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
  虽说人生来平等,但在现实社会中,生于贫穷还是富贵对于一个人性格的影响有时候是根深蒂固的。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逢年过节都有新衣服穿,口袋里总是装着吃不完的零食,刘娅莉觉得自己就像是童话里的灰姑娘。她不爱说话,不爱搭理人,不爱往人多的地方凑,总是闷头做自己的事情。以致于亲戚们都说,这孩子怎么这么怪,见人就躲。
  其实,哪个女孩不喜欢打扮得漂漂亮亮?除了家里穷点儿,刘娅莉没觉得自己比别的孩子差。即使是旧衣服,她也要洗得干干净净再穿出门,还不忘了在胸前或头上别上一朵自己亲手缝制的小布花。自卑和封闭也造成了她性格的另一面:倔强,就是不能比别人差。
  父亲天性乐观,并喜好各种棋牌游戏,包括围棋。为了改变家里的生存状况,刘娅莉八岁那年,父亲开始教她和弟弟下围棋,目的很单纯也很朴实:梦想着有朝一日她的弟弟能进体工队当运动员,这样就可以把母亲和弟弟的农村户口转入城市。父亲的原意是让刘娅莉当陪练,因为弟弟太贪玩,多一个人管着总是好事。至于说女孩子学棋,父亲压根儿就没抱任何希望,女孩子嘛,唱唱歌跳跳舞还行,学棋能学出个啥?
  刘娅莉可不这样认为。她想:弟弟能学好的东西我就不能学好?倔劲儿一上来,她比弟弟还用功,几个月后就杀得父亲大败亏输。这一下令父亲刮目相看,以致于后来有了机会,父亲把姐弟俩一古脑儿地送进了太原市围棋队。
  刘娅莉在太原市队的时候也是个有名的倔孩子。当时跟张原生教练一起学棋的还有一个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叶锦锦(现职业三段),因头脑聪明,大局观好,有一阵子经常受到教练的表扬。刘娅莉很不服气,认为老师偏心眼儿,复盘讲解的时候就和张老师顶嘴:“我认为这样走也不错嘛!”如此这般,急了还一连几天不理人,弄得张老师哭笑不得,还要反过头来劝她。
  刘娅莉的“倔”在1998年表现得登峰造极。那年她认识了现在的丈夫次怀春,一门心思要嫁给他。家人和几乎所有的亲朋好友都反对这门亲事,认为门不当户不对:次怀春来自农村,家里穷得叮当响,虽说自己在太原上了几年大学,可单位不景气,马上就面临下岗。当时刘娅莉已经是晋中棋界有名的业余强豪,又正值青春妙龄,身边追求者不乏其人,父亲认为怎么着也能嫁个比次怀春强的,这不是等着让人看笑话吗?刘娅莉铁了心,别人都想攀龙附凤,她偏要嫁个穷小子。那年冬天次怀春下了岗,第二年春天刘娅莉就和他搬进了一间只有十平米、刚刚拿到钥匙的小平房,那就是他们的新婚洞房。
  如今性情已变得温和、年届三十的刘娅莉回想起这些事情的时候总是有几分感慨,可她从来没有后悔过。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倔强也许给她的人生增添了几许磨难,但因此而得到的更多。正是因为这个“倔”子,使她一步步走到今天,童话中的灰姑娘也变成了生活中的强女子。
 
红颜杀手走江湖
 
  女棋手大多好杀,刘娅莉也不例外。她棋风强悍,经常满盘追杀对手大龙,其对局往往中盘即见分晓,很少下到收官的。即便是已占优势的局面,依然不依不饶,就像武侠小说中的“七伤拳”,务求伤人立毙,就算是最终吃不了对方反伤了自已也在所不惜,因此有“并州第一女杀手”之美誉(并州:山西太原的别称)。刘娅莉自己说,这和她早期爱走极端的性格有关。
  从1986年开始,刘娅莉频繁出现在各种全国性的业余围棋比赛中,一度战绩彪炳。她曾经连获三届全国“希望杯”围棋比赛女子组亚军,一时名动大江南北。在1988年的比赛中,她凭借强大的中盘杀力一路过关斩将,最后与王亦青(俞斌九段夫人)争夺冠军,在中盘大优的形势下控制不住局面,结果官子一损再损,最终半目惜败。刘娅莉回忆说,有很多关键性的比赛就是这样输掉的,如今回想起来,深感自己的基本功有严重不足的地方,所谓钢猛易折,人生也是如此啊。
  最令人痛心的失败是1991年的专业定段赛。那年刘娅莉年满十七周岁,能否成为梦寐以求的职业棋手,她面临最后的机会。前几轮的比赛一直下得很顺,胜率超过了百分之七十,只要将最后两局拿下,梦想就会实现。也许是老天不作美,一个意外的事件最终影响了比赛的结果。由于刘娅莉所住招待所房间离服务台较远,每次喊服务员开门都不方便,她经常不锁门就外出了。就在倒数第二轮比赛的前一天晚上,她的房间被盗,钱物被洗劫一空。虽丢钱不多,但这对家境原本就不富裕的刘娅莉来说,无疑是一次心理上的沉重打击。这直接导致她第二天的比赛发挥严重失常,尽管赢了最后一轮,但终因一局之差,与职业段位失之交臂。这次段位赛的失利一度使刘娅莉变得心灰意冷,甚至想从此放弃围棋,如果不是后来发现自己有教棋的天赋,也许今生就与围棋绝缘了。
  1997年的全国“黄河杯”比赛是刘娅莉江湖征战生涯的顶点。在那次比赛上,刘娅莉代表太原队出战,与各路男性强豪同台角逐,取得了6胜3负的佳绩,最终名列个人第十,被中国围棋协会授予6段。成绩表一出来,举座皆惊,在强手如林的“黄河杯”上,“十强”的宝座可不是轻易就能占据的,许多成名已久的老江湖也只能望而兴叹。这一结果对刘娅莉来说绝对是个意外之喜,因为比赛在嘉峪关举行,那儿离敦煌很近,她此行的目的一是争取有个大赛锻炼的机会,二是想去看看心仪已久的莫高窟。没想到一举挺进十强,还拿了个业6,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站在黄沙漫漫的阳关古道上,学棋多年的刘娅莉第一次感到了意气风发。那天晚上,当落日的余辉把敦煌千佛洞映照成一片金黄,这位在黑白沙场上征战多年的女孩子忍不住流下了激动和喜悦的泪水。天若有情天亦老,岁月终将给予那些在求道之路上执著前行的人他们所应得的回报。
 
感谢所有善良的人们
 
  从体校毕业后,刘娅莉在太原市青年宫担任了十年的围棋教练。2002年,她另起炉灶,自己创办了刘娅莉围棋培训中心,从高级班、中级班、初级班到入门班一应俱全,100多个从4岁到11岁不等的孩子常年在那里学棋。三年来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多次在全国以及山西省的少儿比赛中获得好成绩,有的已经成为5、6段的业余强手。刘娅莉笑称,“桃李满天下”不敢当,“桃李满并州”却是所言非虚。
  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刘娅莉第一个要感谢的是父亲。这个棋力始终只有业余1段左右的铁杆棋迷在她的幼年时代引导她进入了这一方令她魂牵梦绕的天地,最终成就了她的黑白人生。如今父亲已年过半百,依旧嗜棋如命。稍有空闲,刘娅莉都会带着丈夫和孩子去看望双亲,她总想陪父亲下下棋,但这样的机会很少。因为围棋在父亲眼里是一种纯粹的娱乐,是没有胜负只有快乐的游戏,他宁可找一帮和他一样棋臭瘾大的老哥们儿杀个痛快,也懒得和可以让他五六个子儿的女儿过招。当然,女儿是他在老哥们儿面前吹嘘的资本,也是他的骄傲。刘娅莉理解她的父亲,围棋对于她和父亲而言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她就让父亲在他自己的世界里享受快乐。
  在二十多年的从弈生涯中,刘娅莉觉得对她帮助最大、也最让她心存感激的是原太原市围棋队的教练张原生老师,后来从山西走出去的很多职业棋手如王东亮、叶锦锦、周杰等人都出自他的门下。张老师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都倾注了大量的爱心,教他们下棋的同时也教他们做人,生活上也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刘娅莉记得有一年冬天,张老师带队去银川参加一个比赛,因为是半路上的火车,找座位很困难。好不容易列车到一站空出两个硬座,张老师就坚持让她和叶锦锦两个女孩坐下,他自己带着几个男孩子在两节车厢的接口处窝了一夜。列车行进在西北高原的旷野之中,呼啸的寒风直往破旧的车厢里灌,身体本来就不好的张老师那次被吹坏了腰,还落下了腰间盘突出的病根,直到现在还老犯疼。每次见到日渐苍老的张老师,刘娅莉就会想起这件事,就觉得内疚。
  刘娅莉从前脾气很倔,遇事喜欢钻牛角尖;如今她已变得温柔、体贴,善解人意,而且意志更加坚定。这一变化,要归功于他的丈夫次怀春。这个从晋北农村考入太原高校、凭着自己的努力在都市创业的年轻人,如今已是太原市清大美洁市内污染检测中心的负责人,昔日的“穷小子”已在人生道路上开辟了一片新天地。难得的是并不懂围棋的他多年来一直默默关心、支持着刘娅莉的事业,甚至把她的围棋培训中心当成是自己的事业。除了经营培训中心,刘娅莉还经常去一些小学、幼儿园教棋,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到八九点钟才回家。次怀春总是耐心等她回来,再端上早已准备好的可口的饭菜,与妻子共进晚餐,数年如一日。次怀春性情宽厚,为人大度,刘娅莉从他那里学到了如何与人和睦相处,遇事多替他人着想,退一步海阔天空。学棋孩子的家长们都说,刘娅莉是个善解人意的好老师。人都说女人婚后世界会变小,而刘娅莉感觉结婚之后视野变得开阔,胸怀也变得宽广了。
  四年之前,刘娅莉有了他们的宝贝儿子次秉璋。这个带着几分书卷气的名字其实饱含深意:秉者,拿也;璋者,玉也。秉璋,即拿玉,又可以理解为围棋中的“执子”,寄托着父母的希望。有了孩子的刘娅莉更能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这对她的教学大有帮助。有一个孩子年龄小特别好动,听课注意力不集中,与小朋友对弈老输,结果对围棋失去了兴趣,怎么劝都不来上课,家长特着急。刘娅莉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这个孩子其实很聪明,凡事喜欢自己动手,于是就让他多做题,做对了就鼓励他,给他发小红花、小红旗。结果这孩子进步神速,学棋不到一年就达到了业余1段。
  刘娅莉说生活中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这其中有山西长城光电子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根海先生,这个曾经多次赞助围棋比赛的棋迷老总在她涉世之初、找工作最困难的时候曾给予她无私的帮助,直到现在还关心着她,关键时刻总能助她一臂之力;有山西省妇女儿童发展中心主任李华玲女士,这位不懂棋的大姐一直很关心围棋普及和教育事业,刘娅莉围棋培训中心能有今天的规模,多亏了李大姐的鼎力相助。
  三十岁的刘娅莉风姿绰约、容光焕发,熟悉她的人都说她比从前更年轻、更漂亮了。试想,一个女人如果总是对生活充满感激之情,她的内心一定满心欢喜,想变老也不易啊。
 
  刘娅莉风尘仆仆地回到家中,与丈夫一起共进晚餐。四岁的儿子已经提前吃过了,正趴在电脑看津津有味地看《小孔龙学围棋》。窗外繁星点点,有多少户人家正和他们一样,在这个美好的夜晚享受天伦之乐啊。
  餐桌上刘娅莉又和丈夫谈起了她的理想。就是创办一个以围棋教育为特色的幼儿园。在那里,孩子们将更加自由、更加充分地感受到黑白世界的欢乐。一说起这件事,刘娅莉便口若悬河,眉飞色舞。丈夫面带微笑,安静而仔细地倾听着,他在想着如何帮助妻子实现她的梦想。在这对年轻的夫妇看来,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到的,幸福的生活也好,宏伟的事业也好,都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他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不就是靠着二人齐心协力、一点一滴创造出来的吗?
  有人说少女的十六岁是花季,也有人说二十多岁的女人最美,因为她们正值最亮丽的青春年华。其实,三十岁的女人也同样动人,在经历了事业和感情的风浪之后,她们会变得成熟而丰富,同时也不缺少浪漫和幻想。对于年届三十的刘娅莉来说,美好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刘娅莉6段简历

   1974年12月出生于太原,8岁学棋。1984年入太原市围棋队;1987年入山西省围棋队。1992年入太原市青年宫担任围棋教练;2002年创建“刘娅莉围棋培训中心”。1988、1989、1990年三届全国“希望杯”围棋比赛女子组亚军;1994年山西省围棋锦标赛冠军;1997年“黄河杯”个人第十名,被授予业余6段;1998年“利群杯”全国职工围棋赛第6名;1999年全国“电子杯”围棋赛冠军。国家一级教练,二级裁判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