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留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

(2006-04-08 02:24:54)
分类: 时评
  日前《昆明市人民政府规则》开始实施,按照该规则,领导干部一般不为会议、活动等发贺信、题词、题字(《春城晚报》4月6日)。
  说到领导干部题字,笔者首先想到的就是南昌市的“铲字风”。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以“会写字”、“爱写字”驰名,上门求字者趋之若鹜。几年下来,胡长清的“墨宝”遍布南昌城,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但好景不长,胡长清终因贪婪过度东窗事发。于是,南昌市又刮起一股“铲字风”,近千幅胡长清题匾或被铲掉题字人的大名,或整个“金字招牌”被连锅端掉。
  中国人自古雅好书法,即兴挥豪写几个字,原是再平常不过——乾隆皇帝也好“这一口”,其题诗和题字在许多风景名胜随处可见,尽管后人对其艺术造诣评价不高,但顶多也就落下个“附庸风雅”的名头而已,算不得什么大事——但现如今某些领导干部题字,似乎就有些变味儿了,远非“附庸风雅”四个字所能包容。其一,这些题字往往有一笔不小的“润笔费”,是劳动所得,还是变相受贿,值得怀疑;其二,明言人都知道,请领导干部题字,更多的是看中是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势,以及这种权势所能带来的巨大利益。说白了,领导干部题字在某些时候会演变成一种披着高雅艺术外衣的权钱交易。
  当然,笔者也承认有些领导干部是真正的书法爱好者,且于书法艺术有不凡的造诣。但既然身为领导干部,便与普通的书法爱好者有所不同。常言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雅好而不自警自制,雅好就会成为清廉防线的薄弱环节,最终导致败名裂,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古人云:“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古代的仁人志士都能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就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了。
  为官者都想清史留名,此乃人之常情。据说南岳衡山有一石碑,上书“衡岳明苑”四字,署名“胡长清”,字迹至今尚存。每有游客至此,导游必称“题字者为原湖南省副省长,因贪得太多被枪毙了”。胡长清恐怕至死都想不到,当年他自命风雅之事,却成为遗臭万年之举。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才是留芳百世的正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春雨在哪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