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曲》系列:译本的选择

(2006-04-30 22:56:47)
分类: 评论杂谈

我打算花一些时间来读《神曲》。最早读它是在十多年前,中间的几年里也重读过一两次,但大多不能细读或者读完到《天堂篇》结束。最近,人生中途的许多问题困扰着我,我想,也许能从这部伟大的著作寻找到一些模糊的答案。

《神曲》的阅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记得从前作家赵丽宏有篇文章里说,他上大学时想读《神曲》,但由于想看此书的同学甚多,结果他等了一两月,才从图书馆借到一本被翻得破旧不堪的《地狱篇》;不过有趣的是,等他读到《天堂篇》时,却发现借到手的是一本新书,他是那本书的第一个读者——借阅签上空空如也。《神曲》这本书也造就了一些了不起的读者。这里面就有我们熟悉的博尔赫斯、曼德尔施塔姆等,他们也都对《神曲》写出过极为漂亮的评论。在GOOLE上搜索有关资料时,发现中国作家阿来也在读《神曲》,并且已经写了几万字的笔记。

按照但丁本人对诗的四种理解,即字面的,寓意的,道德的,奥秘的,《神曲》的读法也应该至少有四种。我比较支持博尔赫斯以看故事为主的阅读方式,尽量不要读得太累;当然,如果能够在诗学、译学和其他方面有所发现会更好。

《神曲》有多个中译本和英译本。根据手头现有的资料,选定了以下几个版本:

 

中文:朱维基译本,人民文学版。

参考译本:田德望译本,人民文学版。

 

选择的理由:经过前三章译文的一些比较,我的感觉是,朱维基译本依然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神曲》译本,首先这个译本是诗体的,另外从语言的流畅和韵律方面处理得较得体,而且一些诗句译得较有气势和传神。田德望教授的译本也很好,是一个散文体译本,由于是从意大利原文译出,译文应该可信度较大,这个本子有较细的注释,同时也对一些有争议的地方进行了较好的甄别。在比较中我发现,田本很多地方还是参考了朱本,有些地方的译文做了改进,但有些地方则由于改成散文而失掉了部分神采。

关于另外的几个译本,吴兴华译本的确非常好,很多句子和韵律铿锵有力,同时从诗行的长度看,比一些译本要稍短,与意大利原文的十一音节较相近。可惜吴兴华译的全本的散佚了,现在只留了下孤零零的几节,让人扼腕。可能参照的英译本不同,王维克的散文译本给我的感觉有点差,有些地方省略稍多,而且语言不太合我的口味。另外,还有香港黄国彬译本较值得关注,据报道称此本也是诗体译本,也译得较精彩,但我手头没有这个本子,另外就是从语言的风格上,香港等地的一些说法和内地北方的语言有些差别,所以我感觉这个本子可能也不太合适自己。最近新出的还有诗人张曙光译本,我还没有买到,只能留待以后参照。

 

英文:Allen Mandelbaum 诗体译本(意英对照)

参考译本: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诗体译本(1865

 

选择理由:Allen Mandelbaum译本语言较现代,该译本也得到了许多赞誉:如“一个令人激动、生动逼真的地狱展现在一位学识完美的译者笔下。——《芝加歌杂志》”等。同时,这个译本也是我手里可以拿着读的唯一一本。

Longfellow是美国著名的诗人,他的译本应该有很多优点。田德望教授也认为这个译本比较好,他同时指出的另两个“最忠实可靠”的散文译本:诺尔顿译本(Norton,1891)辛格尔顿译本(Singleton1970),由于手头没有,只好放弃。

 

 

其它参阅资料:《但丁传》梅列日科夫斯基著,辽宁教育版。

《新生》、《但丁抒情诗选》,均为钱鸿嘉译,上海译文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