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雄伟隽秀的森林公园----方山

(2007-08-20 07:45:42)
标签:

人文/历史

国家森林公园

方山

雄伟隽秀的森林公园----方山 

 

 

此次出差,下榻在山西寿阳县的方山脚下。

 

这是一个小巧而颇有神韵的城市。街道两旁楼房林立,路边的树木郁郁葱葱。虽是炎热的暑天,但这里却有一种别的地方少有的清爽。城是坐落在山底的,因此,有着一股自然而独特的清净。清,是指城中流动着清泠泠的气息,一种只能感觉到但却摸不到的气息。而净,是一种佛教胜地般的纯洁和祥瑞。

 

晚上,整座城市,如一位艳丽的女子,眨着极富魅力而多情的眼睛。无论是在娱乐城里唱歌跳舞,还是到足疗城里洗脚。都给人一种随心所欲的自在和舒坦,但却没有尘世的俗气。

 

很少能卸下繁杂的事务与名利的困扰,偷得片刻的逍遥。每每出差,开会或学习,也便成了自己放松的时刻。

 

我喜欢这种放松的方式,它可以让我暂时忘记身边无关的人和事,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寻找本真的自我。

 

这次出来,见到了两个已毕业12年的学生,师生一起回忆在校时的情景,也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情。看着自己的学生在当地的教育事业上做出的成绩,很是欣慰。公务顺利完成后,东道主热情地邀我们去当地的国家森林公园方山一游。

 

临上山之前,学生说,前几年一场大火,把整座山烧了个精光,山上的庙宇和亭阁正在修建中,没什么看头。然而,盛情难却,我们还是在东道主的率领下,驱车来到了山下。

 

山,看上去不是一座,而是一群。连绵起伏,浓绿的如同一块绿色的宝石。阳光明媚,而山头上却有一层淡淡的轻雾。似有似无,丝丝缕缕,从半山腰开始一直缠绕到山顶,象给山围了无数条丝巾。山,显得十分飘逸。

 

车绕着山路前行,在山中的一座寺庙前停了下来。随行的老师告诉我们说,这是上寺。方山有两座寺庙,上寺和下寺,通称为昭化寺,是方山的主体建筑。上寺始建于唐代,主要有长者堂、藏经楼、水陆殿、伏虎造像等。下寺位于山之右麓的集贤岭下,始建于宋元佑三年(1088),有大殿、东西廊、南轩等建筑。殿宇雄伟,环境幽雅。不过,我们所看到的寺庙是簇新的。这是恢复原貌后的现代作品。虽然还在修缮之中,游客甚少,但住在此处的和尚,却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自己的功课。

 

我们沿着石阶而上,只见整座山全部被树木覆盖。松林浩然,夹杂着桃树、核桃等果树,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树和灌木。随行老师介绍,如果春天来这里,整座山上开满了山桃花、野杏花,那简直是一座花山。而秋天到此,层林尽染,颇为激扬。

 

忽然,不知谁叫喊了一声:“看,松鼠”。顺着指点,我们果然看到,不远处的松树上有几只松鼠,瞪着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惊异地看着我们。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路边的松树上结满了松果,于是,纷纷伸手去摘,不想,松果上长满了尖刺,根本无从下手。但那松果太诱人了,虽然已是被扎破了手,最终,我还是咬着牙把它拧了下来。仔细端详,碧绿的小球样的果实,煞是可爱。弄破一点果皮,就会渗出透明的松油,然后一点点凝固,散发着松树独有的清香,把玩了一小会儿,手上就都是这种香味。

 

终于爬到了山顶。山顶的开阔和平坦,令人十分惊讶。峰顶的坦地面积达到了28000平方米,这在北方的山脉中实为罕见,怪不得有人把称它为“神坪金顶”。山顶上是雄伟壮观的玉皇阁,飞檐翘壁,斗拱飞梁,隽永秀美,气势磅礴。

 

站在山顶,空中飞云而过,俯视四周,云雾弥漫。白色的雾在身边缭绕,雾气的流动清晰可见,真的如同身处仙境。 

 

原来,方山因其四面正方而得名。又因其主峰形似蝙蝠,并且在清嘉庆年间,有断碣出土,上书“神蝠”字样。因而大学士祁隽藻榜书“神蝠”大字,立石于方山,所以,它又名“神蝠山”。

 

山有水则灵。在方山的山腰与沟壑间,泉水涌溢,常年不竭。华严泉、金刚泉、月池、飞石泉十分著名,尤其黄、白、赤、青、黑五个龙泉,水色各异,各具特色。它们都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以华严泉为例,相传它是唐开元年间,李(长者)通元伏虎驮《华严经》至此后,收囊于土龛之内,当晚风雷暴作,拔去一松,化为一潭,后人称为长者泉,亦称华严泉。千余年来,华严泉流水潺潺,美味甘甜,泉的四周党参丛生,游人未到泉边就已是参味扑鼻。稍作休憩,饮杯泉水,能补中益气,健体强身。还有,黄龙泉的泉水清澈无比,黄龙形影于泉中,令人赞叹不已。

 

方山,不仅山青水秀,而且石奇岩特。金鳌石、观塞石、龙翻石、灵龟石,神态各异。丈八石佛、神佛洞、神蝠石碑,古朴典雅。

 

主峰西侧的岩腹间有两个云洞,相传为纳云禅师修道之处。人们说,每当夏秋暴雨过后,洞中腾云而出,势如奔马,顿时云满山谷,变化万千,极为壮观。只可惜我们来的时候,阳光明媚,不见一点雨的影子。因此,笼罩在山中的云雾是淡淡的。

 

方山景点有百余处、尤以“方山十景” 著名,即神蝠牌坊、石桥迎仙、下寺夕照、云洞升烟、灵龟石秀、五龙圣泉、金顶旭日、无影宝塔、不凤松涛、通玄古冢。

 

这些景点,我们未能一一观赏,但只是山顶的片刻停留,就足以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下山途中,我们绕道而行专门去看望了纳云墓。墓顶上矗立着一座只有三层的塔,塔身中间雕有纳云禅师的石像。相传墓中放有一枚避火珠,为此,在日军侵华时,此处虽是炮火连绵,却从不起山火。结果在1997年,有不良之人盗墓,偷走了避火珠,第二年春天,山上就遭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火灾,将整座山的树木烧了个精光。现时山中的树木大多为近年种植和繁衍的。刚刚我们在山顶,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山中被烧毁树木黑黢黢的残骸,甚是遗憾和惋惜。

 

下的山来,回望方山。山峻、林幽、石奇、泉清,风光秀美;寺观、庙堂、楼阁、碑碣,景观瑰丽。实乃大自然给予人类慷慨的馈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