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围城内外 |
一生中不走进婚姻殿堂的人,可能并不多。而每个婚姻的个中滋味,只有当事人品味的最为彻骨。
我拥有的是一种特殊的婚姻——军婚。它的特殊在于:对于军人来说,一纸婚书,是双重保险。漫长的十几年中,在幸福之余,它也给了我些许沉重。
和丈夫的结婚,实如夏日的闪电。我们凭借鸿雁传书,相恋相思了半年,才有了现实生活中真正的见面。面对面的日子,加起来总共七天,我们就高举着一见钟情的熊熊烈火,步入了婚姻的圣殿。
领取那张婚书,比起别人来,多了好几道程序。首先是丈夫提出申请,经过审批,然后对我家的几代历史进行了严格的政审,还特别加上了一条,我是否参加了八九年的动乱。好在那时我正领着学生在校外实习,躲过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否则,我们惊心动魄的爱情,就会夭折在那场政治斗争中。这件事情对我的影响很深,以至于我现在都没有写过入党申请书。
我们的婚礼选在了“八一”举行,这使的“八一”这个日子,在我们的生活里富有了双重的纪念意义。西安的夏天,非常炎热,如同我们燃烧着的激情。
新婚蜜月,只有二十几天,当我们挥手告别,我匆匆回到自己工作的地方时,一个人在他乡流浪的日子,使我对家有了更大的依恋。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两地,使我的这个梦一直没有能够实现。十几年来,我们一直过着候鸟一样南飞北迁的生活。匆匆的聚首,匆匆的分离,留下的是长时间的思念和等待。
相聚在一起的日子,我们尽可能地让对方享受生活的甜蜜,但也有互相的争执。我的性格开朗而活泼,甚至有点自由散漫。丈夫过惯了严谨的军营生活,他对我的站、坐、走路等的姿势,有着严格的要求,使得我在军营里生活的很不自在。我从来没有在课堂上有过磕巴,但在军营里,我却觉得自己不敢随便说话,生怕说的不对了,让别人小看了自己的丈夫。
在部队的日子,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总觉得那里不是自己的家。特别是,丈夫换一个连队,我就跟着去一个地方,我记不清我们搬了多少次家,事实上,我们一直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固定的窝。每次探亲,就在临时来队的家属房,凑合着过假期。我们的全部家当,就是一套餐具和三套被褥。
直到丈夫升为营职,在部队,我们才有了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因为,我一直不愿去他们部队子弟学校当一名中学教师,他们部队的首长,给我做了好多次思想工作,但我无法放弃对自己事业的追求,致使我们错过了好多次解决两地的良机。
我是一个比较执著的人,我的个性注定了自己要恪守自己一生的承诺。丈夫比我小两岁,长得英俊挺拔,也算是一个美男子。他常为自己是一个中专生而自卑,尽管后来,他又通过自修取得了本科文凭,但在学历上他始终没有能够超过我。当我就读研究生的时候,他曾打趣地说:“你上了研究生,你也飞不出我的手心,我们是军婚,没有我的同意,我们是不可能离婚的”。听了丈夫的话,我十分的心痛,他很自负,有时甚至有点霸道,我俩之间每次的战争都必须由我的妥协而告终。
当他要拿起法律的双重保险来维护自己婚姻的时候,让我看到了他用坚强掩饰下的自卑。我说:“你放心,老婆永远是你的,这辈子,你想甩也甩不掉的,除非你自己后悔”。当我的同窗都上了博士的时候,我放弃了再次深造。
两地生活最困难的,是培育孩子和赡养老人。当我用单薄的双肩挑起这两副重担时,我才知道当一名军嫂是多么的艰难。孩子生病,半夜里去医院的无奈,两位老人得病,一次一次住院,给我带来的惊恐,那都不是常人能想象到的。特别是婆婆,患乳腺癌做了三次大手术,每次手术,都由我在手术单上签字。医生的“丑话说在前头”,总是让人提心吊胆,忐忑不安。
如果没有丈夫真挚的爱,我可能不会有如此坚定而忘我的付出。十几年的两地生活,虽然很苦很累,但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被一个人爱着,和爱一个人的幸福。
婚姻,不会完满,每个婚姻里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只是我们应该懂得珍惜拥有。也许,我们这一代人过于保守,但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两个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是两个人之间的相互付出。这里不应该有抱怨,不应该有猜忌,更不应该随意放弃。
自己的爱人,绝对不是世界上最完美的那个人,但是,只要你把他看作是最完美的,那他在你的心中就会最完美。
婚姻里,有风花雪月,但更实在的是柴米油盐。有猛烈的激情,但更温馨的是一种永久的亲情。
前一篇:心扉紧掩,只为静静地读你
后一篇:思念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