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旅游图片文化杂谈 |
分类: 鸟人说鸟 |
灰头鹀是鹀科鹀属的鸟类,又名青头雀、蓬鹀、黑脸鹀、青头鬼儿、青头愣,是一种小型鸣禽。乍一看上去体型、颜色和麻雀有些相像,只是灰色的脸蛋上没有麻雀的萌黑点。
灰头鹀的头、颈背及前胸灰色;过眼纹及耳覆羽下的黄色斑纹月牙形。喙是个圆锥形,上下边缘不太切合,有个小缝隙,经常会不断地弹尾以显露外侧尾羽的白色羽缘。灰头鹀在兴化境内为冬候鸟,秋末迁来越冬。
灰头鹀是食谷鸟,冬春季以野生草种、植物果实和各种谷物为食,但是在夏季灰头鹀以昆虫为主要食物。越冬于芦苇地、灌丛及林缘,河谷溪流和较稀疏的林地、耕地等环境中。会将巢穴建造在灌木丛中的地上或者是低矮的树枝上,常常结成小群活动,但是在繁殖季节会成对活动,灰头鹀繁殖期是在6月之后,雌鸟每窝大概会产4到6枚卵,之后的育雏由雌鸟和雄鸟共同承担。
灰头鹀雌雄体型一样,性格比较安静,似中年夫妻般沉稳。灰头鹀的鸣叫,吱吱声细而绵长,颤音轻嘶如笛,平和,温厚,浪漫是鸟界好声音的典范,
灰头鹀是野生鸟,没有人工繁殖的记录。我们说的野生鸟类是指生活在大自然环境下生长且未被驯化的鸟类,鸡、鸭、鹅等经过人类长期驯化,已成为家禽,它们不属于野生动物范畴。
对“驯化”一词来说,人工繁育没有出现进化变异,其野性没有改变,就不算驯化,就如画眉、八哥、蓝喉歌鴝、柳莺等,人工繁育只是人类辅助其物种繁衍的一种方式。
野生鸟类是不能食用的,和其它鹀鸟一样,人们心目中的滋补佳品黄胸鹀被赶尽杀绝,成为濒危鸟类以后,黑心的捕鸟人以栗鹀、苇鹀、灰头鹀、黄眉鹀、小鹀等来冒充。
灰头鹀在食物链中,向下可抑制杂草植物的生长,大幅降低昆虫的危害,向上可作为猛禽和兽类的食物。一旦种群大幅下降,将严重影响整个生态食物链上下端的生物数量。
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拒食它们。野生鸟类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具有生态、科学、历史、美学、文化等价值。非法猎捕野生鸟类易造成生态失衡,给公共安全带来重大风险,同时也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会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有关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