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旅游图片文化杂谈 |
分类: 鸟人说鸟 |
清晨微凉,乌巾荡唯一的沿湖路在月光尚未退却下泛着一丝银白色的光,就像一条蜿蜒的白丝带飘在水面上。晨雾正悄悄消融,天空中露出少许的霞光,鸟儿对爱情急促的呼唤声在水面上开始回荡起来。
拍鸟的人都知道,清晨和傍晚是鸟儿们最活跃的时刻。因为清晨人少有走动、光线柔和,鸟儿们出巢嬉戏、寻食活动频繁。傍晚时分,鸟儿们喜欢在晚霞中翩翩起舞,随着落日,它们开始归心似箭起来,就像是人类上下班的人流,穿梭不息。
留心细听,你会发现有一种鸟的叫声非常奇特,不似其它鸟的叫声委婉动听,像是两块石头相互敲击的声音。发出这种声音的鸟就是人们常说的 “迁徙鸟的先锋”东亚石鵖。
“鵖”在鸟类名称中通常读作ji,事实上字典中“鵖”读声为bi,东亚石鵖不是(ji)的读音,而是鵖(bi)的读音。
东亚石鵖原为黑喉石鵖亚种,也叫史氏石鵖。俗名:谷尾鸟 石栖鸟 野翁、野鵖、黑喉鸲。鵖在兴化常见的有两个亚种:新疆亚种和东北亚种,它们是两个两个独立的鸟种,分别称做黑喉石鵖和东亚石鵖。
东亚石鵖属雀形目、鹟科、石鵖属。中等体型(14厘米)的黑、白及赤褐色。雄鸟头部及飞羽黑色,背深褐,颈及翼上具粗大的白斑,腰白,胸棕色。雌鸟色较暗而无黑色,下体皮黄,仅翼上具白斑。
东亚石鵖和黑喉石鵖在鸟类的迁徙季节出现得比较早,每年阳历4月的时候,就会准时出现在菜花田、花园及次生灌丛中。它们看上去非常忙碌,不停地飞来飞去,喜欢站在灌木枝头和小树顶枝突出的低树枝以跃下地面捕食猎物,并不断地扭动着尾羽。
和其它鸟类不同,一般鸟类春季都是在兴化繁殖小鸟,秋冬季待小鸟长大后离开兴化,到其它地方越冬。东亚石鵖的繁殖地是中国东北,越冬于长江以南地区。兴化只不过是它短暂停留之地,补充食物,修养一个多月光景并会离开兴化。每年秋季的时候,也可以看到东亚石鵖返回南方时路过兴化。有资料显示东亚石鵖繁衍生息地在离我们不远的北方,东亚石鵖的巢一般建于林缘草甸中的小树或灌木下的塔头苔草丛中或倒木树洞中,,当有人靠近它的巢穴时,它会冲着人叫个不停,戒备心极强。
东亚石鵖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主要以昆虫为食,也食少量植物果实和种子。
东亚石鵖是我国的三有保护鸟类,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5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