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袅舞仙禽”东方白鹳
三月的兴化,乍暖还寒,对拍摄鸟类的摄影爱好者来说,三月是“鸟荒”的月份。蜿蜒成垛的千垛菜花景区,厚厚的白雪正在静静地消融。偶见几只黑白相间的喜鹊叽叽喳喳地在田野的上空盘旋,仿佛在向人们传递春的气息。
按捺不住“鸟荒”季节的苦闷,鸟友建新早早地背起相机游走在漫无边际的滩涂和田间地头,寻找和期盼鸟儿早点闯入镜头。一天,他突然打电话告诉我说,他用微信给我发了一张图片,很是兴奋地说,他拍到了一只很漂亮的怪鸟。我打开微信,很是惊讶,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给他回了电话,追问他,这鸟在什么地方拍的?他告诉我说,是在千垛菜花景区向西离李中森林公园不远处的鱼塘边拍到的。
鸟友拍到的是一只珍稀涉禽,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列入世界濒危动物名录,全世界只有3000多只的“东方白鹳” 民间称它为:老鹳。
东方白鹳是一种体形修长,黑白相间非常优雅的大型涉禽,性宁静而机警,它的眼周、眼线和喉部裸露处的朱红非常醒目;体长:1190~1275mm纯白色,两翼和厚直的嘴黑色,腿红,哏周祼露皮肤粉红。飞行时黑色朷级飞羽及次级飞羽与纯白色体羽成强烈对比。东方白鹳的寿命一般为48年左右。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若隐若现,虚虚袅袅舞仙禽,婀婀娜娜小腰身。”优雅是东方白鹳典型特征,其惊艳之美冠压群鸟。
东方白鹳栖息地主要在荒野的沼泽、湿地附近的林间,觅食时漫步在水边或草地与沼泽地上,步履轻盈矫健,边走边啄食,以蛙、鼠、蛇、蜥蜴、蜗牛等小鱼、昆虫等为主食,随着气侯变化,冬春季也采食植物的种子、叶、根茎等。
东方白鹳属于候鸟,除了在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大多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常常聚集成数十只种群。
近年来,有资料显示江苏高邮、兴化地区有少数量的东方白鹳种群在繁衍生息,交配季节一般在每年三月中旬。产卵时间最早在三月下旬。最多时产卵4-5枚,偶尔也有2-3枚的。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当雏鸟长到55天时即可在巢附近来回短距离飞翔,60~63天以后才随亲鸟飞离巢区觅食,不再回窝。历史上,东方白鹳在中国、日本、朝鲜等东亚地区较为常见,但近年来,由于非法狩猎、农药、化学毒物污染等因素,东方白鹳的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加之人类活动的扩大和工业发展,在我国,东方白鹳的栖息、繁殖地域也越来越小。从它的食性以及与其他物种共生的特性来看,东方白鹳其实是湿地生境的指示物种。它的存在,意味着那片湿地拥有比较完整的食物链。
“看罢霓裳羽衣后,方知此景最消魂”东方白鹳见到人时,颈部即刻前伸,长长的腿蹬向尾羽,尾羽呈扇状展开,上下交错,一阵“呼啦啦”声响之后便滑翔起来,姿态轻快而优美。然而可悲的是,东方白鹳在兴化地区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笔者曾在千垛镇刘沟村发现过五只以上的东方白鹳种群,在发现东方白鹳种群的第三天发现成批的大白鹭、白琵鹭、苍鹭等中毒死在鱼塘里,其中包括一只东方白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