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塘

(2014-07-09 08:00:42)
标签:

房产

分类: 杂文随笔

 

小时候,乡下老屋的东头有一口水塘,大约六、七亩的样子,水塘的四周布满了居民的屋子。

回想起来,那时候的屋子虽然没有江南小镇的精致,也没有徽派古朴白墙青瓦的婉约。清一色的土墙草脊中零星散落着几座青砖青瓦的房子,到也有一份现代城里人祈盼的原野风情。几座青砖青瓦的房子是有钱人家的屋子,文革时候那些屋子的主人都遭了殃,被划成了地主、富农,吃了不少苦。

临水而居,水塘是大家的命根子。吃喝拉撒全用这水塘的水,淘米、洗菜、刷马桶哪一样都离不开这水塘里的水。有讲究的人家,用水桶把水担回去,倒在水缸里,用明矾在缸里反复地搅拌,不一会水缸的底部会沉淀出许多絮状的污物。说来也怪,本是浑浊的塘水此刻变的清澈起来。

依稀记得家里的大人每过几天便会清理缸底的絮状污物,他们把这种清理称为打荡“缸脚子”,“缸脚子”便是缸底的絮状的污物。

现在条件好了,土墙草脊的屋子已经看不见了,乡里通上了自来水,家家户户不再吃这塘里的水了,居民的生活开始悠闲起来。

水塘依旧是原来的水塘,只是塘里的水没人用了以后变的浑浊起来,越聚越多的雨水、污水滋生出许多蚊虫,时而发出阵阵的恶臭,周边的壮汉们发誓要把水塘填平。有几个老人开始担忧起来,“这塘不能平呀!那是咱们老祖宗用了几百年的水塘,是我们生活的命根子。”

壮汉们不会理会老人们的担忧,你家出钱,我家出力,水塘很快被平了。六、七亩的水塘成了居民的广场,乡里在广场上栽了树,种了一些花草。眼看着环境好了,老人们有了唠嗑谈家常的地方,怀旧的心情自然淡薄了许多。

前些时,一户人家的屋子突然起火了,邻居们纷纷拿起脸盆、水桶接着家里的自来水来救火。杯水车薪,火越烧越猛,原本一家有火却殃及了周边几十户人家,乡里派来了“水龙”救火,怎么也找不到水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