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斗门”事件我来说几句
(2010-12-18 18:16:0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文随笔 |
兴化“熨斗门”事件经媒体披露以来,人神共愤,引发网络震动。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事件当事人易某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甚至有网友建议人肉搜索,让为人师表的易老师无生存之地。
纵观事件起由,兴化板桥幼儿园7名儿童因上课说话被该校女老师易某用电熨斗烫伤。家长发现孩子受伤时,易某谎称是上厕所时小朋友相互拥挤不小心摔伤的。16日晚,兴化市委市政府召开发布会,称肇事老师是园方聘请的社会人员,误以为电熨斗不烫了才吓唬孩子的。
有媒体称该老师三十一岁,单身。因而有网友认为易老师心理有问题,用电熨斗烫孩子是感情受挫引发的变态行为。也有网友认为这个易老师是素质问题而导致师德缺乏,采取了极端的手法。有这种看法的网友根据兴化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公布的肇事老师是园方聘请的社会人员,误以为电熨斗不烫了才吓唬孩子的为依据。
政府的新闻发布会是权威的,而江苏城市频道的记者深入调查发现,所谓的“社会人员”易老师已经在板桥幼儿园工作了近十年,平时工作表现不错,并没有什么异常行为。难道易老师是一时冲动才出现用电熨斗烫伤孩子的吗?
这个问题值得探讨,首先,易老师有没有合法的幼儿老师资质,如果没有,她怎么会在板桥幼儿园任教十年,又怎么会在十年任教期间不被政府职能部门发现呢?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能肯定是失控的。如果易老师有合法的幼儿老师资质,其受到良好的幼儿师资教育,政府公布的“社会人员”又从何说起。其次,易老师采取极端的行为来教育几个五、六岁的孩子,她不知道会造成什么后果吗?答案是一个成年人对自己的过激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是有预知的。
兴化某网站网友发贴说:易老师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想跳河一死了之。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我感到易老师肯定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网络声讨声中没有一个网友同情这位姓易的老师,都认为她是一个变态的凶手,这就是舆论的导向。网络是能够杀人的,我到愿她是一时冲动而用了极端的手法,让她成为了公众的罪人。兴化市公安局根据法律已经对其作出行政拘留10日并罚款500元的处罚决定,板桥幼儿园也作出了辞退的决定。付出了如此高的代价,想必在这位易老师的人生历程中永远是磨灭不掉的。
整个事件处置,政府的反映是快捷的,采取的措施是积极妥当的。竟管发布会措辞有瑕疵,当事的学生家长和兴化的老百姓还是满意的。
但愿这个姓易的老师能够知错就改,求得学生家长的原谅,向社会公开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