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海之旅人文录(五)

(2008-08-10 16:47:17)
标签:

杂谈

青海有汉、藏、回、蒙古、哈萨克等二十三个民族,其中回民不吃猪肉,这是众所周知的。至于他们为什么不吃猪肉,记得我年轻的时候请教过我熟悉的回民。青海之旅人文录(五)
我曾在河南漯河住过一段时间,那里的回民很多。我到他们的住处用餐,受到了他们的欢迎。尽管我和他们是朋友,我还是从心里头感激他们待客的热情和真诚。可以说他们把家里最好吃的东西都拿了出来。记得他们专门为我包了羊肉饺子,那味道至今让我难忘。
我和他们相处一段时间,彼此都很熟悉。有一次趁着酒劲问他们为什么不吃猪肉,有个姓李的回民笑着对我说:你只知道回民不吃猪肉,其实我今天喝酒才是犯了大忌。我们回民是最爱洁净的,任何辛辣有味道的食品我们都会忌讳。至于不吃猪肉,恐怕要从秦始皇造长城说起。
秦始皇起初造长城的时候,人力匮乏。他们从各地抓来民工修造长城。有一拨人马从千里之外被抓来做苦工,走到河南地界的时候,忽逢暴雨。他们被关在一坐破庙里,门口有守兵把守。眼看暴雨下个不停,这些人犯起愁。因为他们出发的时候曾给他们限定了赶路的期程,误了期限死路一条。青海之旅人文录(五)

他们知道这时候赶到修长城的地方肯定是死路一条,去也死,不去也死。不去还有一丝活命的希望,可是门有兵丁把手,怎么办呢?正在这时,他们突然听到墙外有猪拱墙的声音,可能猪拱墙的声音太大了,兵丁们想走过来看看,危急时刻突然传来猫的叫声和狗咬兵丁的声音。这时候的兵丁误以为,刚才发出的声音是猫和狗弄出来的,他们放松了警惕。猪继续用力拱墙,突然“哗啦”一声,墙被拱倒了,这些人趁机逃了出去,并在各地生儿育女。

这些人没有忘记猪的救命之恩,他们从此不吃猪肉,并教育他们的后代尊猪为爷爷,狗为奶奶,猫为舅舅。这个说法肯定是没有依据的,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原来回民是古阿拉伯人的后裔,这和导游的说法是一致的。(以上为原创文字)
在阿拉伯半岛早就已经有禁食猪肉的习俗,因为阿拉伯半岛气候炎热,且多为沙漠,不利于猪的生长和发展,猪的传染病很多。所以当时阿拉伯半岛上的闪米特人以牧羊、驼为主,不养猪。古埃及人也视猪是不洁和厌恶之物。青海之旅人文录(五)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他的《历史》一书中记载埃及、中东的所见所闻:“在埃及人的眼里,豚是一种不洁的畜类,如果一个人走路时偶然触着了一只豚,他立刻要赶到河边,穿着衣服跳到河里去,即使牧豚人是土著的埃及人,也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说明古埃及人当时禁猪很严格,不但不吃猪肉,连摸、碰猪都不行,而且对牧猪人也讨厌。犹太教创立后,为了适应当时阿拉伯地区禁养猪的习俗,把禁食猪肉当作戒律写进圣经《旧约全书》中的《未利篇》第十一章中:“凡蹄分两半,倒嚼走兽,你们都可以吃……猪因为蹄分两半,却不反刍,就与你们不洁净。这些兽的肉你们不可吃,死的你们不可摸,都与你们不洁净。”这里强调的戒律,已不是一般的卫生清洁,而具有浓厚的宗教的圣洁观念。公元七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为了消除频繁的战争,促进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统一,顺应了当时阿拉伯地区禁食猪肉的习惯,吸收了犹太教《旧约全书》中有关禁食猪肉的戒律,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完善,列入《古兰经》中,先后四次反复强调。青海之旅人文录(五)如《古兰经》第三章一百七十二节中指出:“他(指安拉)只禁止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动物。”《古兰经》在强调禁食猪肉的时候,也说明了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为了活命适当吃一点,真主是宽恕的。这些禁令都是以安拉的名义颁布的,穆斯林必须无条件接受和遵守,不能有半点的怀疑。由于伊斯兰教的这些规定适应了当时人民的生活习惯,顺应了当时阿拉伯地区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使伊斯兰教逐步扩大,传播于亚、非广大地区。我国唐人杜环在《经行记》中讲到:“大食法不食猪、狗、驴、马等肉。”(这段文字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