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爆炸抢劫银行案所想到的

(2007-06-19 10:35:53)
分类: 杂文随笔
 看了一则报道:安徽省滁州市有个叫潘志远的人,利用爆炸物抢劫银行被公安机关抓获。公安机关发现案犯根据他长期偷盗的经验,居然写出一篇“银行防盗抢的防范措施”的文章。
我没读过这篇文章,但据银行专业人士说:这篇文章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这不禁让我想到另外一个案子,家门口有个邻居的孩子,从小乖巧,不善言语,甚至有点呆板。你画一个圈让他站在里面,他绝不会越圈半步。就这样一个孩子,见父亲和人争执,发生打斗。他操起棍棒将那人打成重伤,结果被判了三年刑。三年后,我再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变成另外一个人了。性狠好斗,而且在狱中认识了一位神偷,悄悄地学会了偷盗绝技,再安全的门锁到他手里三下五除二就给你打开。感情这监狱也是造就人才的地方。
那个叫潘志远的人智商非常高,但他没有走正道。他能写出“银行防盗抢防范措施”一文,说明他对银行工作的流程很熟悉,知道银行保卫工作存在漏洞,有机可乘。为什么我们银行内部保卫工作的同志没有警觉呢?这恐怕不是一个简单的思维问题,用另类的思维来考虑我们工作的流程谁都可以做到,但我们没有人去做、去想。是凡事情都往好的方面去想,这就造成工作上的漏洞,银行保卫人员责任重大,按章程办事,缺乏灵活机动的对策。潘志远是聪明的,但他没有把这种聪明用在正处,而是走了歪门邪道,着实可悲。
邻里的孩子本是一个乖巧的孩子,因一次不可饶恕的过错进了监狱。他本是去改造、学习。但他却没有改造好,变得更坏了。监狱内部犯人的改造转化工作没有漏洞吗?我认为是有的。最起码管理上存在问题,没有从思想上改造他们。犯人和犯人之间的交流需要正确的引导,放任他们的行为,势必会造成他们之间的“相互帮助”,好人也学坏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