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杂文随笔 |
我很小的时候经常听父亲唠叨:“你看你这个样子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哦!。”也不知他从那里找到一本书,书上有一条古训:“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父亲认真地读给我听,我哪有那份耐心,只是敷衍一下父亲。我不明白这条古训有没有道理,只知道它告戒我们在人面前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直到有一天,我看了一部电影,是李连杰主演《少林寺》,才知道练武的人很讲究“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我很崇拜练武之人,我拜了师傅,练起武来。可惜我不是块材料,吃不了那份苦,半途就废了。但"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的习惯保持了好长一段时间。记得我参军不久,连长说:“这小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是块材料。”果不其然我当了八个月的新兵就当了代理班长,这在当时可是越级提拔,从新兵蛋子越过副班长这个关引连队不小的震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这句话有点不对劲。要是从培养人的品格来说,这句话有点道理。“松”也好,“钟”也罢,都讲究一个“稳”字,反映出的都是岿然不动、不屈不挠的品格和精神。和见势“风吹两边倒”有着本质的不同。郑板桥先生曾写过一首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正是这种精神和品格的写照。
但从人体科学的角度“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这句话不符合科学道理。据加拿大科学家一项新研究发现,这种所谓的“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容易导致人的生理结构出现问题,出现骨骼磨损,腰肌肉劳损等症状。
我最近奉行的是:“宁躺勿坐,宁坐勿站,宁站勿行。”实践告诉我,我的奉行是有道理的。在这句话里,前两句好理解,“宁站勿行”我要解释一下。这里的行是“行如风”的行,走路象风一样不是什么好事。我喜欢“慢行”也就是我们习惯上的“散步”,适当的散步对人极有好处。
刊登在南充日报:http://www.scncrb.com/shownews.php?id=357598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