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贪官污吏说

(2006-09-17 07:48:19)
分类: 杂文随笔
这世上有贪官的地方必有污吏,是因为上行下效的原因。原本根底清廉,很好的人只因当了官、有了权就变得不尽人意了。
很早以前,新化地方有个姓姚的少年,家境贫寒。他人小却有骨气,看到贪官污吏、达官贵人欺压百姓,心里头就非常地气愤。想打抱不平,又无能为力。后听人说:要想出人投地,不受别人欺负,只有读书考官。于是少年发奋努力,十年寒窗。终于考上了官,当上了新化知县。
姚知县上任,克尽职守,为国为民做了不少好事。把一方土地治理成桃园之地,深受百姓赞誉。
人都说“十年知县府,百万雪花银。”姚知县当了数年的新化知县,家境却一贫如洗。老婆抱怨说:“你这官当有何用,百姓赞誉能当饭吃吗?”姚知县被说得心动。寻思,我为新化百姓克尽职守,到头来家境却如此贫寒。值否?
姚知县慢慢地敛起财来,原先下边的人求他办事,他分文不取,现在他是照收不误。但他对下边的人求他办事,是有求必应,口碑不因他收受财物而受到任何影响,百姓还是和从前一样,认为他是清廉之官。
直到有一天,有个小偷钻入了知县府,从姚知县的家里偷了万两白银。姚知县大怒,下令严查。终于逮到了小偷和那万两银子。他亲自审问,是生怕小偷说出从他家中偷了万两银子的事情。小偷不知情,正想如实招供,姚知县大怒“你休要胡言,你这万余两银子从何而来。莫非你多年作案,想把银子拿出来贿赂本官,看你有此诚心,银两充公,散与百姓,暂且饶了你。”
小偷一听赶忙谢恩,心怀感激回到家细想究竟,为何姚知县提到万两银子就那么紧张呢?他明白了,人家都说姚知县是个清官,他是怕我说出来从他家里偷来的银子。
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万两白银的事情还是传了出来。有个教书的先生,家里祖上原先是皇上身边的人,传下来一个试官的宝盒,宝盒里头有一棵夜明珠,此珠名为“清廉”。据说,清官开此宝盒,夜明珠会光芒四射,绚日当头。要是有贪官来开此宝盒,“清廉”之珠就会化为清水。
教书先生听说姚知县家里竟有万两白银,他以前对姚知县的清廉之名还是很佩服的。不知道这件事情是真是假,他决定把宝盒献给姚知县。
姚知县秀才出生,早听说教书先生家里有一试官的宝盒,深知宝盒的奥秘,他不敢轻易打开宝盒。教书先生在一旁催促,姚知县没有办法,令手下为他开盒。手下不知道什么原因,上前打开宝盒,见宝盒里是一汪清水。姚知县大怒,说:“你可知道此宝盒是何用?”手下不知就理。姚知县说:“此宝盒为试官盒,清廉者宝珠光芒四射,贪官者则清水一汪。看来你不是什么好东西,给我拿下。”手下被关了起来。
教书先生见此情况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看来这世上有污吏,必有贪官。只不过这污吏是个替罪羊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