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五月底六月初,是硕士生博士生毕业的的时候,自然这个时候也就是硕士,博士们答辩的高峰时期(听说十二月份是次高峰)。
很惭愧,虽然我好歹也号称读了十几年的书,也有了本科毕业证书,可是对于答辩怎么一回事情,还真是不知道怎么一回事情。
这几天看了几场答辩,深刻感受到北京师范大学严谨的治学,端正的校风。
不要说在场上的答辩下来额头上密布汗珠,就连我这个场下人都背后凉飕飕的。
答辩会基本上有三到六位老师,答辩者先要花五分钟时间把自己的论文简要陈述一遍,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陈述既要简要清楚又要主次分明。
陈述后,几位老师会分别就其论文发表自己的意见,有赞赏,有探讨,更有批评,会对其论文提出一些问题,答辩者要在经过几分钟的思考之后给出让老师比较满意的回答,然后老师们投票,答辩者回避,现场知道能不能通过答辩,拿到学位。
我由于对成人教育很是不屑,认为所谓成人教育不过就是收钱拿文凭,拿学位。而且我所经历过的成人教育也基本上的确如此。可是前两天我看见有教育硕士真的没有通过,延期答辩。忽然就悟出了:这里毕竟是北京师范大学,不是地方大学,随便糊弄两下就能过去了,论文写的好,自然就能过。
今天上网查资料,对我的论文的框架,心里好象明白了一点,这些天脑子里想的就是这个选题怎么选,框架怎么搭。
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位大概会是我人生中最后最高的学位(至少目前我是这么想的),那么我也要对得起这块响当当的牌子,认真做论文,其实做论文的过程应该能获得很多东西:表象的或深层的,无论我将来是否从事教师行业,都应该是有帮助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