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杂志九月号这期做了个题为“欢迎来到无龄时代”
特别策划。文章抬头就说,“生活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把年龄变成隐性符号,她们美丽年轻的外形,健康自信的心态,让每一个接触到的人忘记其真实年龄…”大约是编辑们知道女人们太在意年龄了,所以拿了个“无龄时代”来迷惑和安慰女人们那颗疲惫敏感的心。要知道,也许别人会忘记女人的年龄,但女人自己从来不会。
从COSMO镜头里,四个被访的女人风情万种,从照片上看,甚至于让我们绝对相信她们都是二八少女,因为化妆品太厉害了,电脑PS太神奇了,所以她们全部做到了“年龄不详”。可惜编辑太马虎,照片里的高小姐的一双手忘了处理,如果光看她的那双手,我猜她还不止三十九岁呢。所以说手是女人的第二张脸绝对没错。
女人怕老,那是自然的。当青春一点点离去,女人的心当然会痛。前几天逛书店,看见杨澜新出的书,随手一翻,就看见扉页里的照片,嗯?这谁啊?再细看,嚯,是杨澜。那照片处理得,让人还以为哪款电脑游戏以她为蓝本出了个新人物了呢,全然没了真实感。真是应了那句俗语,没有皱纹的老奶奶是可怕的。想不到,象杨澜这样女人也如此害怕皱纹。
女人是从哪一天开始怕老的?嗨,想当初,脸上的细细绒毛还未褪去,最不愿的就是让人说年轻,仿佛这一说就被人打上了不成熟的印记。什么年轻?没概念,我有挥霍不完的青春。可是不知从哪一天起,就开始介意年龄了。如果有人说自己“很后生”,不管人家是真情还是假意,都感觉十分的受用。出门买衣服,最听不得店员说“这件穿上显年轻”,什么显年轻?我本来就不老!于是立马愤愤的丢了衣服走人。刚出店门听见一声“阿姨,请问…”,女人一回头,呵,问者不是奶声奶气的小毛孩,却是二十七八的“男孩”“女孩”!还好还好,平日里的修养让女人还能彬彬有礼,还能在十二分的的悲愤当中条理清晰地回答他们的问题。哈哈!不过,长此以往就见怪不怪了,接受现实还不算太坏——怎么说还没那么老嘛!套用一句话:咱比有智慧的年轻,咱比年轻的有智慧。自我安慰,自我安慰!
昨天的娱乐新闻,说胡因梦在暨南大学开“艺术与人生”讲座。胡因梦已五十有四,但是“远看只有三十五岁,近看呢,每条皱纹都很有味道”。娱记们不但在意她的讲座“已不崇拜艺术家了”,更把镜头对准了她挽着年轻爱人漫步校园。“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形式主义的,为了某个目的,我们必须不断地抓取和获得。何不放开双手,战胜我们的匮乏感、恐惧感受和不安全感?很多东西越想操控就越是操控不了。在我看来,其实人生就是漫游,一边走一边四处看,走累了就坐下来歇歇,很简单。”我比较喜欢她的这段话,其实,这话用于女人应该怎么对待年龄上看也蛮合适的。
据说每个女人的一生都有最美的十年,比如小甜甜布兰妮17岁时是每个男人的梦中情人,但现在已是花落凋零;而很多女人到了四十岁才开始由内而外的散发魅力,比如原先跑龙套的影星萨拉杰西.卡帕克,比如到了古稀之年还被摄影师称为最美的女人的莱斯莉.卡伦。她们都能坦然的接受时光的流逝,优雅地保持一个独特的自我,而不是可笑的想方设法永葆18岁的面容。
其实我们的生活里也有不少这样的女人,越老,越美。她们和年轻时相比,有些已不那么注重外表,但是这恰好增添了她们自信的魅力。想想,平凡如我等的,也要修炼啊。什么时候不再为自己的年龄痛心,不再和脸上注定生生不息的斑点和皱纹斗争不止,那我们就成熟了,真的对自己有信心了,而大概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状态放松的美,也许只有这样的美才是比较经得起岁月的磨砺的。
所以女人没有“无龄时代”,或者说,女人最好不要幻想所谓的“无龄时代”。比较喜欢化妆师李东田的一句话:女人的年龄感是一件很美的事情,为什么不让她展现呢?
做女人心态要放松,还是好好享受当下的幸福吧。呵呵,希望自己能在四十多岁时开始渐入佳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