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的困惑——再论中美教育差异

(2010-09-01 09:52:21)
标签:

中美教育

困惑

学与悟

矿矿

米卢

教育

分类: 中美教育比较

    我们的困惑——再论中美教育差异

    我们的困惑,中国的基础教育是不是世界一流,中国的基础教育到底行不行,这个问题很困惑人啊。如果说中国的基础教育世界一流,为什么经过这个世界一流的基础教育培养的人,至今在中国的高校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如果说中国的基础教育不行,为什么那些曾经在中国读过书出去的留学生孩子,到了美国都非常地出人头地。你比如说我儿子矿矿,他是五岁到美国的,去美国之前在军区幼儿园上过学校。他到了美国以后,相当地出色,在他同班的小朋友只会用十个手指头来算十位数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他已经会多位数的乘除法了。

    有一次,有一个新的老师来上课,矿矿就请教这位老师,这个老师很认真地演算了一道几何题,演算完以后呢,所有的美国同学,美国小朋友都转头看矿矿,矿矿就说这个答案正确,只是这个证明的过程有点问题。其实,矿矿这个讲话本身就有毛病,哪有说答案正确,证明的情况有问题呢,矿矿也不懂什么几何。问题是什么呢,问题是美国的小朋友认为他是数学权威,他说哪一个老师的数学好,大家都认为这个老师的数学好,他说哪个老师的数学不好,这个老师上起课来就非常困难。

    后来,他就跳级,在小学的时候跳级到初中去上数学,每天早上6点半钟,初中的校车就到我们家门外来接他了,大概有十几个孩子,其中有七个是亚裔,每天接他们上一节数学然后再会到小学去上常规课程了。他说第一天到课堂上,因为他是跳级的嘛,大同学就来找他,说矿矿啊,能不能帮个忙,矿矿说帮什么忙啊,帮做作业,每一次两美元。这个事情不光是发生在矿矿的身上了,很多留学美国的华人的孩子,到美国学校去注册,美国的学校看了我们带去的这些中国的教材,又考了中国孩子以后,你们猜猜看美国学校怎么说?美国学校说,你们的孩子啊,三五年内都不用学数学了。

    这个事情不光是发生在矿矿身上了,发生在几乎我们认识的所有的留学生孩子的身上,那么,是不是美国的基础教育一塌糊涂呢,你如果说美国的基础教育一塌糊涂,但是有些现象也很困惑我们。如果说美国的基础教育一塌糊涂,为什么他们只占世界人口的5%,就获得了70%的诺贝尔奖。如果说美国的基础教育如同儿戏,为什么能够培养出那么多的大学者、大科学家、大企业家,为什么大部分的诺贝尔奖都是美国的学者获得呢?

    刚开始我是对美国的基础教育是完全是持否定态度,我认为是不值得去研究,不值得去重视它。后来,有一天我上课的时候呢,我就忽然间想到,现在给我上课的这些美国教授,都是那么优秀的美国教授,都是美国的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后来,我又想,如果说是基础不行的话,它怎么能够把一个科技的摩天大楼支撑起来?我们都知道一栋楼能起多高,取决于这个基础有多牢,能起一层,两层,三层,甚至是摩天大楼,都取决于这个基础了。如果美国的基础教育是一塌糊涂的话,它怎么能够建成这个世界科技的摩天大楼。当时,我看不懂人家的基础教育。

    后来,我就想去研究美国的基础教育,但是,想去研究,又看不懂,你说它好,看不出来,好象整天就在磨洋工;你说他不好,它为什么结果那么好,我到了想看又看不懂的阶段,最后我花了十几年的时间,认认真真地钻进去去研究他们的基础教育,终于摸清了它这个基础教育中间的一些门道了,其实他们这个看起来儿戏的基础教育的背后有很大的学问。

    你比如说我们这一届世界杯连小组都打得一塌糊涂的时候,我们会想起八年前有一个人叫米卢,他给中国人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了。米卢行不行,这是一个很困惑、很困惑国人的问题了。美国基础教育的儿戏呀,就跟米卢的“小儿科”一样的,米卢行不行啊,你去问跟他一起做训练的中国教练,你去问他的这个队员,都说不出来,好象他这个训练就跟这个美国的基础教育是一样的,整天就是玩,没有讲什么理论,但是问题是,他是人类足球史上唯一一个可以连续把原来五个足球不怎么样的国家带进世界杯的一个人了,是一个世界奇迹了,这个反差很大。你说他不行,他可以把你带进世界杯,你说他行,你看不出来行在哪儿。

    我想啊,就是无论是美国的基础教育或是米卢的“小儿科”啊,背后有很深的学问。你比如说,包括重能力的培养还是重知识的传授,重学还是重用,重执行还是重创造,重外在的教还是重内在的悟,等等,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就不一一去说它,只说一个——就是学多悟少还是学少悟多。在国内读书呢,我的感觉是学多悟少,每一堂课下来呢,你可以记下来很多很多页,什么大一了小一了,带括号的一了,不带括号的一了,阿拉伯的一了,ABCD,你可以记很多很多页,但是这些东西都是老师的,不是你的,都是二手货,甚至也是老师从人家弄来的二手货。

    但是,在美国读书我就感觉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就是学少悟多。你比如说我这八本书,有哪些是从我老师那里来的呢,只有一个就是“人的四种行为”,那个图有一点点我的博士论文的导师的影子。其它都是我自己悟出来的,源源不断悟出来的。就像你去问米卢的球员,米卢好在哪,你跟米卢学了什么,没有人说得出来,为什么呢?都已经内化成你自己的东西,不是米卢的东西,所以我们就不容易看得出来。

 

   以上内容均摘自《黄全愈教育文集》当当卓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