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科书学生盲点原创紫石子 |
分类: 说东道西 |
请教委用严谨的态度来编教科书
今天新华日报撰文:苏教版语文课本的一幅错季的插图,用了十年至今才发现。发现人不是教师也不是学生,却是非教育系统的一名学生的爷爷,在检查孙女的作业时,发现的,直接提出了质疑。
这是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此图十分明显的给三月开花的桃花编辑称六月怒放,还有屋檐的一窝雏燕。为此,请教了动物学家,“等雏燕长到图中会飞那么大时,苏沪地区已到六七月份,桃花早谢了”。真是咄咄怪事,在教书育人的教科书上出现此事,竟然十年无人发现,也就是给这十年的小学生都学习过,误导学生,学生基本的知识来之课本和自然界的一切。这不自然界的一切改变了,学生是特别信任老师和教科书上的内容。
教科书,是教书育人的书籍,来不得半点虚假或出一点瑕疵,不然,学生肯定相信是六月里桃花在怒放。因为现在城市的上空有燕子吗?连郊外和农村都难得一见的燕子,学生在自己的教科书上看见学习飞翔的雏燕,新鲜,多美!
教科书,应该是经常更新的,因为科技的发展,给知识带来了一系列的革命,好多东东不能以老眼光看待,否则,小学是基础,学习的东西是没有的,或不存在的,那带给学生的后果是什么?本来教科书,是要给予学生学习知识文化,可使用了十年不更改的教科书,是为了考试而考试。这样的应试教育里还有错误的成分,后果不堪设想,自然界的东西都分不清,将来连最起码的吃的五谷杂粮都不认识,悲哀!
应试教育:对于教科书,一般老师肯定认为是对,对于老师学生来说,不管教科书上是对的还是错的,只要学进去,考试时候获得高分,老师释然,看着成绩单笑眯眯的;学生同样是释然,家长是咪咪笑。不得不值得深思。
教书育人是学校,教科书要与当代的先进文化和科技达成一致,学生总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教科书上,学出的文化不与时代接轨。自然历史知识交错在语文课本里很多见,是对学生负责,了解人文,熟知国学,这些都是应当的,每个学生都是这样亦步亦趋的学过,再慢慢地调教出具备中国国学的学生。
但是,编辑书籍时候,那些校对,那些编辑,认真一点,多一点认真,也许就不会出现上面的三月的桃花六月开。老师,是教书育人的,老师怎么也没有发现此情况?真不知道用什么来说这些,如果大家确实没有发现,等到发现的时候,许多学生,真的以为是三月桃花六月开,连基本的季节都不分,大概如果遇到有谁问起,可能理直气壮的回答“我们教科书上就是这样的,不信,你看!”
据说这课本不仅本省用,外省也用,不是误人子弟吗?这是发现错误的人的话!
值得欣慰的是,教材编绘人员承认对跨科学的知识存在许多盲点,今后加强学习精益求精,准备及时组织专家会议研究补救措施。
希望以后的教材,教科书认真点,是对学生的负责!
http://s9/mw690/001kKNTfgy6OZR1iiAo3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