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生命是医改的关键
现在的人不能生病,但频频曝光的食品剂问题,和人常说的,哪有吃了五谷不生灾?再说,雾霾波及的范围之广,对身体也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对呼吸道。
自从医改以来,每一名就医的患者都是为了生命,为了活得更好,进医院大门是迫不得已。
挂号,依次排队听导医护士喊号后才能见到医生,医生像机器一样的接过病历本,头都不抬得问:你是——然后就医者忙不迭的告诉坐在那里的医生,三分钟不到,话儿也没讲上几句,医生立马开了一系列的检查。排队缴费,一个科室一个科室走马灯似的找到后排队进去检查,终于结束,再到医生那里时候,回答:药已经开好了,只要拿好自己的病历本去缴费取药。排队-缴费-取药.......许多是花半天时间,看的感冒或者是无需服药的小疾患。
这样的就医在三甲医院常见,医生叫苦:我们半天看50-60个患者,哪有时间沟通,连就医者的自述都没有听好,只抓住一句重点,开药,然后是下一个就医者——鉴于此类种种,医患矛盾来了,吵架的有之,打架的有之,找院长的有之,严重的发展到殴打医护人员,包围医院。
记得那年我们医院被包围,是某年的五一节前夕,早上去上班,进不去,前门后门都被围堵,围堵的人看见穿白大褂的虎视眈眈。他们不让进,不让上夜班的出,来上班的进不去,这样的僵局维持很久,干脆进不去,远离些,与围观的人站立的相差无几,围观的分成两大派,一方说:医院也没有办法,这都是金钱惹的祸。另一方议论:医院肯定有责任,不然家属早早起来围堵?没事找事做吗?那可是一条人命啊,才十多岁.....来上班的医务人员不敢出声议论,私下发狠:将来我的子女绝不学医!
一正九副共十个院长,都不知道哪儿去了?医务处的工作人员也无影无踪.......偶尔可见保安默默的来回走动,所有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医护人员在各自的办公室,本就安静的医院出奇的静。
门诊挂号进不来,整个医院处于半瘫痪状态,院长最关心的收支,淹没在保安低声的110电话中.....
..........
今年两会上,敢讲真话的钟南山院士,为什么公益性医院在外国可以做到,而中国做不到呢?为了减少医患矛盾,为了尊重生命,公立医院要公益化。钟南山老人的话语铿锵有力, 为这样的人大代表鼓掌!
钟南山说:在全世界医生都是受尊敬的职业,在中国却是例外,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得到回归才能调动其作为主力军的作用,广大的医务人员有很高的医改的积极性,只要他们看到医改带来的好处,看到医改带来对他们的尊重,我希望他们是积极的。
为什么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在全世界所有国家都能做得到,而中国做不到呢?
全世界的医生是靠技术吃饭的,而中国的医生是靠卖药、用设备、开检查来生存的,公信力当然是受到质疑的,与其说是医生的道德缺陷,还不如说是医院的功利性体制严重歪曲造成的。
最后,就是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人文教育,并且要对医务人员也要有淘汰制!
以药养医,以所谓的各项检查乃至说是进口设备糊弄患者,多余的行政人员等等都是医院的症结所在。医院也希望公益性质,可在医改的道路中摸索前进的有关部门希翼吗?与奖金挂钩的现状能够改观吗?
说实话,医院里最辛苦的是小儿科医生,他们与医改无关,他们整天面对的是婴幼儿的哭声,在这片哭声中还要耐心地听家长代述的病情,病历本上需要,开药需要,而小儿科的药物是按照体重公斤计算后使用的,真是“小儿科”,他们的药物少之甚少,付出的代价恰恰相反。所以现在好多医院的小儿科医生相当欠缺。小儿科医生,趁年轻跳槽的一个接着一个,深思!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这是医改的关键!
李克强总理“以中国的方式解决医改这个世界难题”!
这要一个过程,耐心等待吧,总会有个满意的答案吧?!我想。
《在世界中呼唤爱》
PS:红色的字体是钟南山院士的原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