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晓文:重彩绘形象选题留遗憾——《越剧》特种邮票赏析

(2024-11-19 21:31:29)
标签:

越剧

邮票

九斤姑娘

山河恋

梁祝

分类: 《上海集邮》征求意见稿
宋晓文:重彩绘形象选题留遗憾——《越剧》特种邮票赏析
图1

宋晓文:重彩绘形象选题留遗憾——《越剧》特种邮票赏析
图2

宋晓文:重彩绘形象选题留遗憾——《越剧》特种邮票赏析
图3

中国邮政于2024年5月20日发行《越剧》特种邮票1套3枚图名分别为梁山伯与祝英台九斤姑娘陆游与唐琬1

权威发布

中国邮政为《越剧》邮票发布如下背景资料:

选题 唱腔优美、造型悦目越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中重要的代表之一,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以它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国戏曲的一道亮丽风景。一代又一代的越剧人为将越剧推向繁荣做着不懈的努力。在新时代,越剧呈现出新的风貌。邮票表现内容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3越剧剧目全张边饰用剡溪、嵊州城隍庙古戏台作为装饰。剡溪象征越剧唱腔起源于剡溪两岸的民间小调和田头山歌,越山剡水清悠悠,回肠柔曲出嵊州;而嵊州城隍庙古戏台众多越剧名演员向父老乡亲汇报的重要场所,也是表演艺术的检验台。

设计 邮票采用中国传统工笔设色画法,画面细腻秀美,呼应越剧柔婉娴雅的艺术风格,凸显了江南的灵秀之气,结合淡雅的背景,展现出越剧的独特韵味。票面精致的人物形象和淡雅的背景将传统工笔的细腻秀美表现的淋漓尽致套邮票由丁筱芳、丁阳设计,温文雅编辑。

宋晓文:重彩绘形象选题留遗憾——《越剧》特种邮票赏析
图4

宋晓文:重彩绘形象选题留遗憾——《越剧》特种邮票赏析
图5
宋晓文:重彩绘形象选题留遗憾——《越剧》特种邮票赏析
图6

印制 为使内容更加丰富,邮票采用胶印,并根据3枚邮票不同的故事情节分别设计了无色荧光图案梁山伯与祝英台紫外灯照射,蝴蝶翩翩起舞,梁祝化蝶场景跃然纸上(图4)九斤姑娘紫外灯照射,出现木桶形象,用荧光内容拓展故事文化背景(图5)陆游与唐琬紫外灯照射两句诗词将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场景叠映眼前,感慨之情难以名状(图6)。邮票印制包括了缩微文字等细节。

设计特色

《越剧》邮票的创作经过了长时间的打磨。票图是设计者根据3部剧目中最具艺术魅力的典型情景——梁祝草桥结拜、九斤姑娘猜谜和陆唐沈园重逢绘画的,充分体现了越剧在人物形象、舞美设计和服装造型上的韵味和精致。邮票上呈现的经典人物形象,将越剧表演的独特韵味精准呈现,精美的服饰、道具等元素更是充分体现了越剧在舞美设计和服装造型上的考究与精致。特别是采用中国传统工笔设色画法,画面细腻秀美,呼应越剧柔婉娴雅的艺术风格,凸显了江南的灵秀之气。

宋晓文:重彩绘形象选题留遗憾——《越剧》特种邮票赏析
图7

为邮票作画的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丁筱芳和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丁阳是一对父子画家(图7)。父亲擅长写意,儿子注重工笔。他们表示,越剧舞台艺术极具现代审美价值,而他们创作3幅作品时,也力求写意与工笔的最佳结合。

“有幸参加邮票设计,感悟邮票国家名片的魅力,让越剧在方寸上大放异彩。这是我们作为美术家的荣幸。”丁氏父子如是说。他们介绍了设计《越剧》特种邮票的三部曲:

一是缘分。丁筱芳告诉记者,他祖籍绍兴,从小就受江南文艺的熏陶。小时候,父母常带自己到上海大世界看越剧表演。由此了解越剧、亲近越剧、喜爱越剧。二是深入。父子俩接受邮票设计邀请后,用了近半年的时间,研读越剧资料,到小百花越剧团观看表演,与演员交流。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三是创作。对于《越剧》邮票的设计,他们将构思立意与故事人物场景紧密结合,多方听取戏曲、邮票、美术、印制专家的意见,最终决定采用工笔画的创作手法。丁筱芳负责构图和人物造型,丁阳则完成色彩渲染。根据梁祝体现的浪漫主义情调、九斤姑娘的喜剧感和陆游唐婉故事的凄美特点,设计3种不同色彩:润绿色既点明故事发生地(西湖),又以明亮表现浪漫色彩;黄色作为明亮色调,来表现欢快的特点;藏青的墨色较好地烘托了沉闷、悲剧的结局。画家注重对人物造型和情景、道具的描绘,如陆游与唐琬中的门洞圆形表示禁锢,梅花凋落体现命运的无奈。经过多次的风染、晕染、罩染,剧情和人物跃然纸上。

宋晓文:重彩绘形象选题留遗憾——《越剧》特种邮票赏析
图8

宋晓文:重彩绘形象选题留遗憾——《越剧》特种邮票赏析
图9

宋晓文:重彩绘形象选题留遗憾——《越剧》特种邮票赏析
图10

宋晓文:重彩绘形象选题留遗憾——《越剧》特种邮票赏析
图11

笔者观看套邮票,感觉还是有改进之处,主要是:第一,3枚票图的和谐度还不够,特别是第1枚,过于强调“淡雅”,与第2、3枚的“浓墨”形成反差。第二,戏剧选题邮票的绘画,重点还是要突出人物和服饰。对于环境、背景的刻画应简尽简。笔者比较欣赏的是无衬景的设计(图8),以及局部、重点表现必要的道具背景(图9-11)

选材缺陷

这套邮票选取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九斤姑娘》和《陆游与唐琬》3部作品,它们都是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历经几代艺术家传承创新、精益求精的经典保留剧目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越剧的代表作,故事从东晋传到今天,小百花越剧团2006年在老版的越剧梁祝和小提琴梁祝这两个巨人之上,创作了新版梁祝。《九斤姑娘》诙谐幽默,见证了越剧音乐的发展;而《陆游与唐婉》作为一部‘文人戏’,开创了浙江小百花‘诗化越剧’的风格。(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名誉院长、艺术总监茅威涛语)

也正因为此,《越剧》特种邮票选题存在先天不足。

众所周知,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 ,有第二国剧之称 ,也称绍兴戏,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 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 亦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依次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之一。越剧在发展壮大中,流行于全国,流传于世界,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越剧发展的一百多年,其剧种、流派、代表作众多。不必说20年代发源地嵊县办女班,也不必说30年代在上海立足后以姚水娟为代表越剧 “改良文戏”,以及40年代袁雪芬以话剧为榜样在大来剧场改革的“新越剧”,袁雪芬、范瑞娟在九星大戏院演《梁祝哀史》(1945年),雪声剧团将鲁迅小说《祝福》改编的《祥林嫂》(1946年),“越剧十姐妹”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联合义演《山河恋》(1946年)。这里就更不用说新中国成立初期越剧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呈现出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尹挂芳、戚雅仙等6人的唱腔流派,以及陈佩卿、毛佩卿、金宝花、高爱娟的浙江省四大女小生越剧流派。还出现一大批有重大影响的艺术精品和优秀保留剧目,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追鱼》《碧玉簪》《红楼梦》还被拍摄成电影。特别是1962年完成的电影《红楼梦》取得2亿票房和12亿人次观看的记录。一曲《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传唱大江南北。

笔者在与越剧票友的多次沟通中,听到的声音是:邮票选题非常好,但是选材存在很大问题。有的甚至说得很激烈:全是浙江小百花的内容,这个邮票不如不出。

宋晓文:重彩绘形象选题留遗憾——《越剧》特种邮票赏析
图12

宋晓文:重彩绘形象选题留遗憾——《越剧》特种邮票赏析
图13

其实,如果能多倾听各方面的意见,《越剧》邮票完全可以发行4枚,选材如下:一是经过周总理力荐而走出国门代表作《红楼梦》(王文娟主演)(图12)二是越剧流派代表人物的曲目《盘妻索妻》(尹挂芳及其创立的福建芳华越剧团,原上海芳华越剧团)(图13)。最后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当代曲目(《梁山伯与祝英台》《九斤姑娘》和《陆游与唐琬》三选二)。

这样,《越剧》邮票选题一定趋于完美,也相信能获集邮者和广大新老观众的交口称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