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堂伟:国内邮政回执初探

标签:
挂号回执邮件资费汇款 |
分类: 《上海集邮》征求意见稿 |
回执是收件人妥收邮件的凭证。寄件人交投附有回执的给据邮件后,将会收到由收件人签证的回执。正如给据邮件也称挂号邮件,回执邮件也称双挂号邮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回执单式的部颁编号先后有[4207][5—1204](邮1117)等。
国内平信资费是邮政业务的基本资费。其它各项资费在基本资费的基础上厘订。1950年1月10日,国内邮资(除东北区外)第一次调整,75年来,回执费也经历了多次调整;期间并有二次停办回执业务,详见表1。
表1
调整日期 |
(元)原旧币已折成新币 |
||
信函 |
挂号费 |
回执费 |
|
1950.1.10 |
0.05 |
0.15 |
0.15 |
1950.2.1 |
0.08 |
0.24 |
0.24 |
1950.3.11 |
0.10 |
0.30 |
0.30 |
1950.5.11 |
0.08 |
0.24 |
0.24 |
1950.7.1 |
本埠0.04 外埠0.08 |
0.12 |
0.12 |
1958.1.1 |
同上 |
同上 |
0.10 |
1969.4.1 |
停办 |
||
1989.7.1 |
0.20 |
||
1990.7.31 |
本埠0.10 外埠0.20 |
0.30 |
停办 |
1991.1.1 |
同上 |
同上 |
0.50 限司法部门 |
1995.11.1 |
同上 |
同上 |
0.50 |
1996.12.1 |
0.50 |
1.00 |
3.00 |
1991.3.1 |
本埠0.60 外埠0.80 |
2.00 |
同上 |
2004.1.1 |
同上 |
3.00 |
|
2006.11.15 |
本埠0.80 外埠1.20 |
同上 |
以下,介绍几件实用回执和双挂号实寄封,探讨不同时期回执的特色,验证回执费。
(一)双挂号封

图1
图3
图4
(4)1957年上海寄天津封(图4)。盖紫色有框竖式“双挂号”标志戳,贴普8-20分,票销“上海/1957.6.16/19(支)”单线双月牙戳。又贴挂号标签。封背贴普8-4分、8分各1枚,票销日戳同前。资费解析:外埠平信0.08元+挂号费0.12元+回执费0.12元=3200元,与贴票相符。图5
(5)1966年陕西临潼寄乌鲁木齐航空封(图5)。盖红色有框航空标志戳。贴挂号标签。封背贴普13-10分直三连、-2分直双连。票销“陕西临潼/1966.3.19.8/零口(所)”单线双月牙戳。有落地戳,欠清。资费解析:国内平信0.08元+航空费0.02元×2+挂号费0.12元+回执费0.10元=0.34元,与贴票相符。图6
(6)1983年乌鲁木齐寄山西平遥航空印刷品封(图8)。封套为M1-1邮资封,加贴T41-5横三连、普18-5分,票销“新疆乌鲁木齐/1983.4.1.13/48(所)”双文字戳。贴挂号标签、航空标签,盖红色无框印刷品标志戳﹑回执标志戳。封背有1983年4月8日落地戳和回执贴痕。资费解析:航空费0.02元+印刷品费0.03元+挂号费0.12元+回执费0.20元=0.37元,与贴票相符。
(二)回执

(1)沿用中华邮政[D—34x]挂号邮件回执,以作废的4分孙像明信片为载体加印(图7)。邮寄信息:上海本埠邮件,1951年4月13日12时交寄,投递局盖“上海/51.4.13.18/石门二路”日戳。可知当天下午已由投递局收到。回执返回原寄局盖“上海/10|51.4.17/(箱)”日戳。可知回执往返共用5天。


(2)[5—1204]中国人民邮政收件回执(图6)。75mm×127mm,硬纸竖式双面红色印刷。背面底部印有一行小字“宁.1953.”,说明回执单式是1953年南京邮政管理局印制的。邮寄信息:安徽绩溪寄北京邮件,1959年3月28日交寄,4月1日到达北京17邮政支局,同日国务院收发室盖章签收。4月5日北京退。绩溪邮局4月10日9时加盖日戳,投递原寄件人。


图9
(3)(邮1117)国内邮政回执(图9)。此回执已由竖式改为横式。单式名称由10字删减为6字,标明“国内”,既可用于邮件,又可用于汇款。增印了邮政编码框。邮寄信息:2001年7月4日,黑龙江双城希勤邮局将回执寄退沈阳北陵大街邮局,后者7月7日将回执投递汇款人。
不足之处,期待指正。
参考文献:
1.刘知命.建国35年来中国人民邮政的邮资和邮票概况[J].集邮研究,1984(5).
2.刘道宜,李端元.实用中国邮资手册[M].2003.
3.吴琦华.新中国邮政资费探究[M].南京:南京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