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许士麟:中国集邮公司开创的第一套新邮首日封

(2024-02-06 20:42:12)
标签:

苏联

邮票

纪念

邮戳

首日封

分类: 《上海集邮》征求意见稿

一、中国集邮公司为44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纪念邮票印并公开销售的首日封

1957年11月7日,邮电部发行44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纪念邮票,邮政总局颁行同题全国性纪念邮戳,中国集邮公司发行新邮首日封,并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哈尔滨、沈阳等集邮门市公开销售

据传,为满足集邮需要,中国集邮公司此前也曾设计、制作集邮产品,但未曾公开发售。因此,44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邮票首日封是中国集邮公司专门设计、印制、发行,用于销售的第一种集邮产品,并成为从此开创了向广大集邮者供应多种系列化集邮品的先例。 

二、44《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首日封的相关参数

发行日1957年11月7日

全套1枚(信封印刷有多种版式

规格:175mm×115mm

首日封设计者:夏中汉

贴票品种:44全套5枚

贴票顺序2种迄今已见

销票邮戳:与邮票同题全国性纪念邮戳(设计者夏中汉)

印刷工艺:铅印

定价:0.90元

  三、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纪念邮戳为全国性纪念邮戳 

许士麟:中国集邮公司开创的第一套新邮首日封
图1  使用广州地名的全国性纪念邮戳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纪念邮戳为全国性纪念邮戳。全国性纪念邮戳由邮电部邮政总局设计式样,发由各省区市邮电管理局刻制,下属各地、市、县邮局使用当地地名的纪念邮戳(图1

许士麟:中国集邮公司开创的第一套新邮首日封
2  北京(红色Ф37mm)  

许士麟:中国集邮公司开创的第一套新邮首日封

图3  上海(紫色Ф39mm)

中国集邮公司使用北京地名的“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纪念”全国性纪念邮戳(图2)上海市集邮分公司使用上海地名的“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纪念”全国性纪念邮戳(图3)

除上海以外中国集邮公司不向其他地方分发销邮戳的半成品首日封。所以除上海以外不可能出现盖销当地地名邮戳的中国集邮公司首日封。其当地地名的“全国性纪念邮戳”只能加盖在自制首日封上。图1为加盖广州地名全国性纪念邮戳的首日挂号实寄封即是如此,它是首日封,但不是中国集邮公司发行的首日封。

1957年对外贸易部和邮电部会商后联合发文批准上海市分公司(全国独家)可以根据总公司的规定办理进出口贸易。所以,1957—1966年中国集邮公司只为上海集邮分公司独家按需要提供统一制作、贴好邮票的半成品首日封,由上海集邮分公司代中国集邮公司在上海盖销上海地名的全国性纪念邮戳、集邮公司(专用)日戳中国集邮公司集邮专用纪念邮戳

之后发行的45、特19、特20首日封,因邮政总局没有通知刻制使用“全国性纪念邮戳”,只盖销集邮公司(专用)日戳。

四、迄今见此有五种不同版式

许士麟:中国集邮公司开创的第一套新邮首日封
图4

许士麟:中国集邮公司开创的第一套新邮首日封
图4

 A(图4首日封正面图案和文字为红色其底部没有“中国集邮公司”字样。

许士麟:中国集邮公司开创的第一套新邮首日封

许士麟:中国集邮公司开创的第一套新邮首日封
图5

   B(图5首日封正面图案和文字为红色其底部“中集邮公司”字样中,”为繁体、“邮”为简体。

许士麟:中国集邮公司开创的第一套新邮首日封

许士麟:中国集邮公司开创的第一套新邮首日封
图6

   C型(图6首日封正面图案和文字为红色其底部“中国集邮公司”字样中,“国”“邮”均为简体。

许士麟:中国集邮公司开创的第一套新邮首日封
许士麟:中国集邮公司开创的第一套新邮首日封
图7

D型(图7首日封正面图案和文字为红色其底部“中公司”字样中,”“”均为繁体,字体较小。

许士麟:中国集邮公司开创的第一套新邮首日封

许士麟:中国集邮公司开创的第一套新邮首日封
图8

E型(图8)首日封正面图案和文字为黄色其底部“中公司”字样”、“”均为繁体,字体较小。

五、迄今见此封有二种贴票顺序

a贴票顺序为-1、-2、-3、-4、-5(图3—图7)

 

许士麟:中国集邮公司开创的第一套新邮首日封

许士麟:中国集邮公司开创的第一套新邮首日封
图9

b(图 9贴票顺序为-5、-1、-4、-3、-2,仅见于B型版式

六、首日封背面无文字,三角顶角有两种不同弧度(图1011

许士麟:中国集邮公司开创的第一套新邮首日封

图10 弧度较锐


许士麟:中国集邮公司开创的第一套新邮首日封

11 弧度较

后记

笔者因参与《新编总公司邮品目录》首卷编撰工作需要,涉及到了收集、挖掘、考证、探讨及求证这些“藏在深山老林人少知”的(是“少人知”,不是“无人知”),五六十年前中国集邮公司纪特邮票首日封盖销邮戳的历史足印。

数年来,笔者和同事们从收集资料到搞明白中国集邮公司纪特邮票首日封“封、票、戳”三元素的历史状况及来龙去脉有了一个基本全面的了解;再到升华与确立起自己对中国集邮公司纪特邮票首日封“封、票、戳”三元素的研究心得。这其间,笔者和同事们经历了太多的艰辛与磨难、兴奋与幸福,留下了几天几夜都讲不完的美好记忆和令人留恋的故事,也为自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相关资料。 

因此说,本文不是孤立而生的,也不是任何人的发明创造,更不是哪个人坐在房间里拍脑袋写出来的,而是笔者和同事站在老一辈集邮工作者及老一辈集邮家的“肩膀上”努力挖掘得来的。这就是传承——“代代相传,继承中华集邮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