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文:《昆虫》的重现、品鉴与前瞻

标签:
昆虫乌桕大蚕蛾棘角蛇纹春蜓叉角厉蝽邮票 |
分类: 《上海集邮》征求意见稿 |
1992年6月28日,第19届国际昆虫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当天发行1992-7《昆虫》邮票全套4枚;时隔31年中国邮政“再续前缘”,发行2023-15《昆虫(二)》4枚,票图分别为乌桕大蚕蛾、棘角蛇纹春蜓、叉角厉蝽(若虫)、阳彩臂金龟。




专题资料
昆虫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之一,最早的陆生昆虫出现于大概4亿年前的泥盆纪,至今已发展为种类最多的动物,全世界已知的昆虫有100万种之多,中国已记录的昆虫数量也在10万—15万种左右

图6
乌桕大蚕蛾隶属于鳞翅目大蚕蛾科,又名乌桕天蚕蛾、皇蛾、蛇头蛾等,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主体颜色为栗色,四翅中部各有一个三角形的透明翅室。皇蛾的寓意是指这种蛾子体型非常巨大,号称世界翅膀面积最大的蛾类。其蛇头蛾之称是指乌桕大蚕蛾的前翅端部突出,因其花纹像蛇的头部而得名。
乌桕大蚕蛾的分布较广,除我国海南、云南、广东、台湾省等较为原始的热带雨林中多有发现外,在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均可见到(图6)。

图7
棘角蛇纹春蜓属于蜻蜓目春蜓科,又称宽纹北箭蜓,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2019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体色以翠绿为主,鲜明的色彩,具有较高的辨识度。
棘角蛇纹春蜓是比利时的德赛利斯于1878年根据北京北部山区采集的标本所命名。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北京、河北、山西、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地,以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图7)。

图8
叉角厉蝽隶属于半翅目蝽科益蝽亚科,又称叉角曙厉蝽,是一种被广泛利用的天敌昆虫。身体黑褐色带有不规则的黄白色至黄褐色碎斑。突出的特点是前胸背板两侧向外突出,末端叉状,前枝长而尖锐。
其模式产地为东印度,日本、孟加拉国、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及大洋洲也可见。在我国则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香港、台湾等地(图8)。

阳彩臂金龟隶属于鞘翅目金龟科,为大型甲虫,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其头面、前胸背板及小盾片金绿色,足、鞘翅大部分黑色,色彩单一,有时有暗铜绿色泛光,边缘和中部有黄色条纹。
1896年美国的卡尔·乔丹依据两个注明产地为中国的标本描述了这种昆虫。国内的野生种群数量在重庆、贵州、陕西、甘肃、福建、广东、海南、广西、江苏、江西、浙江、湖南、湖北、安徽、西藏均有发现,国外则分布到缅甸和越南(图9)。
设计手法

《昆虫(二)》采用电脑手绘的方式,结合山林、田、湖、草的背景进行设计,着重刻画昆虫的结构特征,强调其生动性和在自然环境中的整体美感。与《昆虫(一)》相同,均由中央民族院殷会利教授主创设计(图10),第二组韩璐加盟。

与第一组采用纯手工喷绘方式相比,第二组邮票有明显不同。一是综合选材,第一组从收集资料到动手绘画、设计、修改,用的都是最原始的方法。仅到北京图书馆收集资料也要耗费大量精力,有的按照分类千辛万苦找出来的各种资料,却不能用于邮票设计。第二组借助网络,几乎足不出户就能轻松获得所需的资料。二是表现技法,第一组4种昆虫,画家按邮票6倍大小手工绘画,柔和统一的黄绿色背景贯穿整套邮票,令昆虫的身体或立足的植物超出背景并延伸到邮票上方的空白处,既突出了昆虫,又赋予昆虫灵性和动感(图1)。第二组借助手机、电脑等科技手段,把细节做到非常精细。三是注重准确性和科学性,请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专家进行严苛的把关。第二组-1乌桕大蚕蛾前足抱住树枝,-3叉角厉蝽趴在玉米苗嫩芽上的画面,在生活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视频,-4阳彩臂金龟的前足突出强壮,与树枝的承受力相匹配。
印制技术
《昆虫(二)》采用五色胶印、起凸及局部烫印工艺。每枚邮票上的昆虫轮廓采用了三维起凸工艺,突出昆虫的立体感和触摸质感。-1和-2上的昆虫翅膀部分采用七彩变色薄膜烫印工艺,正常光线下,昆虫翅膀看起来是透明的,迎着光看,则呈现七彩光芒,十分漂亮。-3和-4上的昆虫头部及黑色部分采用高亮透明薄膜烫印工艺,高度还原了昆虫甲壳的质感。全张上的色标也以不同姿态的昆虫形状呈现(图11)。
艺术评赏
整体看,《昆虫(二)》的印制技术高于设计艺术。这主要在于设计者手绘成分和设计意识的减弱。画家可能过于重视邮票所表现物象的科学性,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动物的写实描摹上,因而画面的绘画味和票面经营感就比较缺失。其实,昆虫邮票的选题大可画得轻松些、情趣性多些,这样才能更激起观者审美感。

图12

图17
笔者收藏的外国昆虫邮票,感觉艺术上明显胜出一筹,画面唯美。其中日本蝴蝶与花的搭配和谐,背景的远山近景很有水墨画的意趣(图12);澳大利亚的蝴蝶在渐变色调的衬托下栩栩如生(图13);瑞典的蜜蜂在盛开花朵的枝桠上,与远处房屋形成对比,层次感强,很好地突出了主体(图14)。澳大利亚的蜻蜓和爱尔兰的七星瓢虫整体设计效果好:淡淡的绿黄色和浅浅的紫色,衬托出蜻蜓的婀娜身姿,其附着的树枝枝桠十分简洁,达到“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效果(图15);爱尔兰的七星瓢虫构图十分大胆,红黄、褐等暖色调的使用恰到好处,昆虫的细致刻画与衬景的准确描绘使整个鲜活起来(图16)。美国的昆虫与蜘蛛邮票,采用的白底色,不同昆虫和蜘蛛形态各异亮相票面,设计者只用简单的衬影,就将物象的立体效果展现出来(图17)。这种大套票表现小昆虫是值得借鉴的。
系列前瞻
《昆虫》作为选题重大、影响力强、较易出彩的选题,应该有好的规划和策划。
这次发行的《昆虫(二)》邮票有不少遗憾,四枚选题不够周全,像“赤眼蜂”等一些重要的昆虫没能列入,而诸如“蝉”之类的文化底蕴丰厚的昆虫还没进入规划。
中国的昆虫邮票要站在更高的层面、更大的视野,进行选题规划。既要打破常规发行惯例,加快发行步伐;还要兼顾传统文化的表达。发行的形式上也要有所创新、突破限制,除发行特种邮票之外,也可以发行大套普通邮票。
希望更多的《昆虫》邮票走入寻常百姓家,也希望《昆虫》邮票成为青少年直观的研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