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明明:盗仙草

标签:
蛇鹤童鹿童盗仙草许仙 |
分类: 《上海集邮》征求意见稿 |

图1
蛇修炼成仙后化为美女在人间活动的传奇故事,最早可追溯至唐人传奇《李黄》,宋话本《西湖三塔记》见其雏形,经多次演变,初步定型于明代冯梦龙的拟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当故事流传到清代《雷峰塔》《绣像义妖传》时,为救夫命盗仙草已经成为重要的情节片段。清末民初,一文人托名“梦花馆主”,根据大量的口头传说和书面作品重新整理编撰了《寓言讽世说部前后白蛇传》,亦称《白蛇全传》,成为后来许多戏曲和影视作品的蓝本。
2003-2-3“盗仙草”票图选自清代乾隆年间杨柳青木版年画名店齐健隆印制的《盗仙草》(图1),年画上白娘子(下称“白氏”)为救丈夫性命,居然与青儿并肩迎战护山仙童,小青临危不惧,预拔剑护主,这与大多数语言文本明显不符。其实在清代中期方成培《雷峰塔》中,小青并没有随同白氏,因为小青还要替白氏侍奉、护理相公呢。

图2
在《白蛇全传》中,“盗仙草”主要描述了白氏因饮雄黄酒后,遽现原形。许仙见之大惊,遂至倒地昏死。当白氏恢复人形,知祸由己肇,愧疚不已,再三筹思,惟有前往昆仑山南极仙翁处,乞取仙草,方能救夫一命。岂料行至仙山,有鹤、鹿二童把守,坚不令入,白氏救夫心切,只得与之动武,重庆梁平民国时期恒泰正画店印制的《盗仙草》(图2),表现的就是白氏与仙童比武。

图3
在《白蛇全传》中,鹿童不敌白氏,身受伤,回身败走,之后鹤童又追赶而来,白蛇遇天敌,一听到鹤童的声音,早已骨节酥麻,胆颤魂魄飏,哪里还敢迎战,择路而逃都来不及。终因筋疲力尽,一跤跌倒在山巅,自知逃生无路,伏地等死。鹤童飞将过去,一脚抓在白蛇七寸,皮开肉绽,正要用嘴啄蛇头,南极仙翁赶来唤住徒儿,惟因白氏其志在救夫心诚,故赐以仙草,释令返回,施救其夫。而在2001-26-2“仙山盗草”上(图3),白蛇与鹤童兵刃相见,勇猛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