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罗马式建筑

标签:
罗马建筑教堂修道院拱 |
分类: 《上海集邮》征求意见稿 |

图1

图2
罗马式建筑也称罗马风建筑或罗曼建筑。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整个欧洲除了东部的拜占庭帝国外,陷于萧条。到9世纪末,领主的割据促进了城堡的建设,宗教信仰的热情掀起了建造教堂的浪潮。这些建筑继承了古罗马的特点又借鉴了早期的拜占庭风格,被后人称为罗马式建筑,它是欧洲萧条后第一次统一的建筑风格,直到12世纪被哥特式取代。
罗马式建筑的特点是:半圆形拱门、桶形拱顶、厚实的墙壁、小小的窗户、坚固的柱子和大型塔楼、外观简单粗犷、少有装饰。
公元8世纪末,加洛林王朝的建筑是早期的罗马式建筑,又称前罗马式建筑。792年左右,加洛林帝国的查理曼大帝在今天的德国亚琛建造宫殿,其中的帕拉丁教堂尚存(图1),它有拱形的窗和16个拱的外廊,中央有一个拜占庭式的八角形大殿。帕拉丁教堂及其周围建筑群为德国第一个世界遗产。亚琛教堂建成1200年邮票图案上的八角形代表帕拉丁教堂,中间是查理曼大帝(图2)。他是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第一个公认的皇帝,他就葬在帕拉丁教堂里。

图3
德国希尔德斯海姆的圣迈克尔教堂建于1010年,是真正的罗马式外观尚存的最早实例(图4)。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塔楼是德国罗马式的特点。玛丽亚拉赫修道院教堂是德国罗马式建筑的杰作(图5),拥有多座塔楼、整个西立面是不同大小的圆拱门和圆窗。德国多次发行过它的邮票(图左2枚)。图右是另一座德国罗马式教堂——施派尔大教堂的内部,它有粗大的立柱和桶形的拱顶。这三座教堂都是世界遗产。

图6
除了德国,罗马式教堂遍及西欧各地,但有不同的地方特色,比萨大教堂是意大利最著名的罗马式建筑(图6),大教堂、洗礼堂和钟塔三座建筑都以白色的大理石为建材,具有拱门、小窗、柱廊等多种罗马式建筑的元素。明信片上方的红色邮票展示了三座建筑的全貌,这是为1965年在比萨召开的一次宗教会议发行的私人邮票(灰姑娘邮票)。大教堂始建于1063年(图右下),下部的拱门和盲拱相间,上部是成排的拱廊,内部有镀金的天花板和壁画的圆顶。中殿中央的灯被称为伽利略灯,传说伽利略在观察灯的摆动时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图7)。

图8
法国圣内克泰尔教堂(图10)和佩里格的圣弗朗西斯大教堂(图11)都是罗马式的教堂,后者参照了圣马可大教堂,带有拜占庭风格。这2枚是《法国建筑风格史》小本票12枚中的2枚,适用于20克重的国内信件,永久有效。

图12
在法国定居的诺曼人在征服者威廉的带领下渡过英吉利海峡建立王国。1078年,他开始在伦敦建造罗马式的城堡,因此罗马式在英国也叫诺曼式。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是伦敦塔(图12)。票图是英国最古老的诺曼建筑。伦敦塔也是2012年中英联合发行全套4枚邮票之一(图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