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杜明明:六和塔

(2022-11-06 13:20:39)
标签:

六和塔

杭州

雷峰塔

保俶塔

西湖

分类: 《上海集邮》征求意见稿
杜明明:六和塔
图1

六和塔,名于佛教六种规约“六和敬”又名六合塔,取天、地、东、南、西、北六方聚合之义。的修建,民间还有不少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一位叫六和的青年搬石填江、战胜恶龙、为民除害而建造;另一说是战国时六国联合抗秦,当时苏秦采取合纵的策略,六国在此结盟,为纪念此事而取名六和塔。

六和塔位于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巅。据《咸淳临安志》载旨在镇潮引航保平安,寓意“安定祥和”,每当舟人视塔之灯光,以为指南,则航行无迷津之忧矣。

杜明明:六和塔
图2

杜明明:六和塔
图3

北宋宣和三年,塔毁。南宋绍兴十二年重建、二十六年改九层塔为七层。明以来屡毁屡修,清雍正十三年发布重建。乾隆十六年,恢复七层。光绪二十六年修缮时,在塔外木构檐廊十三层,外二层为内一层,六层为封闭,七层与塔外相通,取自佛教中“七明六暗”的独特构造。六和塔(图3面面开敞,共有八面为八面玲珑之塔,亦有八面临风的蕴意。1934年,应浙江省建设厅的邀请,梁思成和林徽因到杭州商讨六和塔重修计划并参与复原设计工作,提出“整旧如旧”方案

杜明明:六和塔
图4

杜明明:六和塔
图5

杜明明:六和塔
图6

杜明明:六和塔
图7

自古以来,六和塔给人留下的直观感受是雍容大度、气宇不凡,尤其是黑色的密檐间着红色的塔壁(图4,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是鲜艳夺目,庄严非凡(图5,难怪在评价杭州的三座名塔时,民间素有:“保俶如美人,雷峰如老衲,六和如将军”之说。然而在有形感观之外,还可能是精神世界,正如明代高濂在六和塔夜玩风潮文中称可领略“十万军声半夜潮”之气势。清代林则徐也是在黄昏时登六和塔,当他远眺钱塘江在六和塔以西有一呈“之”字形的折弯(图6,大潮至此形成回头潮奇观,故留下了“莫讶山僧苦留客,有情江水也回头”的诗句。在2007年杭州市发起的“三评西湖十景”活动中“六和听涛”(图7位列第

杜明明:六和塔
图8

杜明明:六和塔
图9

杜明明:六和塔
图10

唐宋以来,登塔远眺和聚集塔下题名成为风尚之事六和塔形体高大且每层间距宽阔,内为磴道,可登塔顶,极目远眺(图8,江海云连、群山俊影、横贯大江南北的钱塘江大桥尽可俯拾(图9“静”请期待的是火车经过钱塘江大桥时,车轮、车轨与钢梁之间在剧烈的震动中发出魔性般轰雷的巨响,势若山岳声腾。巨塔和大桥,从幻想制服江潮到利用科学技术征服天险,一静一动,一纵一横,互为映衬,构成了生态保护与新经济比翼齐飞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南线两个引人注目的中心,六和塔(图10亦然成为提升长江经济带绿色颜值与实力的重要一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