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不为:“羊场坝”背后的“玛佐夫舍歌舞团”

标签:
生肖羊场坝波兰歌舞邮政 |
分类: 《上海集邮》征求意见稿 |
羊场坝位于贵州省大定县城南10公里,1958年2月16日改名大方县,与大方县的行政区域并不完全相同,尚包括纳雍县、金 沙县、黔西县的部分区域。羊场坝十分有名的是:
(1)中国首台航空发动机的诞生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一些中立国断绝了对我国的飞机供应,兴办航空工业迫在眉睫。为防止日军空袭,1940年,国民政府在大定县考察选址,决定在羊场坝的溶洞群中,建立“中国空军航空委员会第一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图1)。从1943年开始装配到1946年撤离,该厂先后共装配制造了32台发动机,为抗日战争作出了贡献。
(2)天生桥。在羊场镇的珑公村有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天生桥。它的形成是由于山体喀斯特地貌的特殊性,经过漫长历史的日积月累,导致巨大空洞的出现,从而成为一座天造地设的大桥(图2)。经过地质专家实地测量:这座天生桥桥高178.25米,跨度105.58米,桥拱跨度最大处127.35米,最小处77.69米,桥身长400米,宽200米,规模远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座天生桥。
玛佐夫舍歌舞团是波兰人民共和国的艺术之花(图3),始建于1948年,是第一个访问新中国的外国演出团,曾经6次访华,为促进中波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他们表演的《玛祖卡》《波罗乃兹》《小杜鹃》《芦笛》等波兰民间歌舞流传至今。
“羊场坝”与“玛佐夫舍歌舞团”原来并没有什么关系,一项集邮研究将两者联系了起来。本文主角是一件由社址在贵阳的《新论日报》编辑部通讯联络组寄大定羊场小学易伏宁的信件,信封销贵阳1953年6月20日国内资费已付戳,经贵州黔西6月22日中转,6月24日寄达贵州大定羊场坝,由收件地批注“查此人已随工厂迁移成都故转交成都八十一号信箱易水收转”,盖贵州大定羊场坝“一九五三六月廿五代”日戳,改寄四川成都7月2日到达(图4)。大定位于黔西西北偏西、黔西位于贵阳西北,本封的邮路贵阳—黔西—大定,符合当时实际情况。

就这件实寄封的材料,居然是用过的收报纸,为两次利用,电报内容有关玛佐夫舍歌舞团(图5),明显是发给新论报社的新闻稿。“波兰人民共和国玛佐夫舍歌舞团在二十九日晚离广州去杭州。到车站欢送的有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钟明等广州市文化艺术工作者共四百多人。玛佐夫舍歌舞团在二十五日下午到达广州,当晚……”
查1953年11月出版的《世界知识》紫光文《光辉的波兰民间艺术--——介绍玛佐夫舍歌舞团》:在红五月的前夜,当北京的人们正兴高彩烈地准备庆祝伟大节日的时候,波兰人民共和国的艺术之花——著名的玛佐夫舍歌舞团,来到了我们的首都。说明4月末玛佐夫舍歌舞团抵达北京演出。电报中的25日抵广州29日去杭州,演出宣传品注明“1953.5广州”(图11),又见6月8日的上海演出门票(图12)。可见玛佐夫舍歌舞团在中国各地巡回演出,北京—广州—杭州—上海……
为了一部生肖邮集中带“羊”字的日戳,挖掘出这段邮政和历史故事,也是集邮的乐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