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园艺式风景园林和中国式宝塔——邮票上的外国园林之四

标签:
花园风景邮票英国法国 |
分类: 《上海集邮》征求意见稿 |

18世纪后半期,以“可为”布朗为代表的英国设计师建造的风景式园林在英国盛及一时,有的造园家希望把园林布置得更像风景画,称为绘画式风景园林,但也有人认为风景式园林过分强调了粗旷的自然风光,空洞无物,缺乏趣味。其中有一位就是叫钱伯斯的英国建筑师。
1990年,邱园成为英国皇家植物园150年之际,英国发行一套4枚邮票。邮票主图为园中的不同植物,背景上还有园中的建筑: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种子植物——苏铁,背景是约瑟夫班克斯爵士楼(图1);来自地中海的石松,背景是建于1987年的威尔士王妃温室(图2);柳树,背景是原建于1840年代,刚刚重建的棕榈屋(图3);雪松和建于1761—1762年的中国式宝塔,这宝塔是钱伯斯送给花园创始人奥古斯塔公主的礼物(图4)。2003年,邱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图5
2009年是邱园建园250周年,英国发行第三套《濒危植物》系列邮票(图5),同时发行《皇家植物园——邱园》小全张,内含4枚邮票:左上是棕榈屋,邱园有好几个温室,这是最大的,它专门用于研究热带雨林地区的植物,有许多在野外濒临灭绝,甚至是已经灭绝的珍贵物种;右上是千年种子库,全世界约有五分之一的植物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英国用种子库来保存这些植物种子免受灭绝;右下是跨越大湖的第一座桥梁——萨克勒通道,由约翰?帕森设计,建成于2006年,并赢得了英国皇家建筑协会2008年斯蒂芬劳伦斯建筑奖;左下是八角形砖砌的十层中国宝塔,经过多次修复,现在依然开放,可以登高远望伦敦(图6)。小全张边纸左方可见很大的“250”。

当代画家爱德华·鲍登笔下的邱园,也有宝塔,成为英国1993年《当代艺术》邮票全套4枚的票图之一(图7)。
钱伯斯的邱园突破了“可为”布朗风景式园林中纯自然的牧场风光,加入了一些建筑物来增加美感和情趣,这是英国风景园林的发展和变化,相对于牧场式风景园林和绘画式风景园林,这种园林被称为园艺式风景园林。在这种园林里经常会增添一些外国的景物,特别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元素,例如亭子、桥、庙宇和宝塔。英国的风景式园林很快传播到欧洲各国,特别是这种园艺式的风景园林。
法国

图9
还记得凡尔赛宫的花园吗?路易十四在邻近的特里亚农庄还造了一个比较小的宫殿。到了路易十六,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把那里改造成了一个英国式的花园,溪水流经的小岛上建起一座英国式的亭子“爱之殿”,哥林多柱子支撑的圆顶,里面有一尊丘比特制作弯弓的雕像。1784年,曾在这里为瑞典国王古斯塔夫斯三世举办过盛宴。为此,1994年瑞典和法国联合发行了同图邮票(图9、10),都由雕刻大师斯拉尼亚执刀,但瑞典邮票的色彩影调效果要更好些。

图11

图12
法国2008年花园小全张中的一枚是都日丽公园,它是马赛市的中央公园,面积很大,其中包括最早的法国式花园,后来的英国风景式花园,还有一个现代建造的中国式传统园林。马赛和上海是友好城市,这座花园是2004年上海给马赛的礼物,花园所用的飞檐、黛瓦、雕梁和石头,都从上海用集装箱运去。我在网上神游,见有“春申堂”和“上海园”等,票图上的六角亭名为“谊亭”(图13)。
意大利


图17

图18
英国在1983年发行的一套4枚邮票显示了英国从17世纪到20
对造园来说,19世纪是折衷的年代,虽然风景式园林已经成为主流,但由于历史的遗留和人们的复古情怀,局部地方还可以看到法国古典主义的规则式布局,刺绣式的花坛,甚至文艺复兴时期的台阶式瀑布。一位作家这样评价当时的英国庭院:“最优秀的英国庭院是由古典风格的雕塑品、文艺复兴式的喷泉、法国式的透视线、荷兰式的植物雕刻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花卉等等组合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