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谊: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邮品点滴

标签:
长城站邮政花卉图上海 |

图1
1984年11月20日,中国南极考察“向阳红”号从上海川沙(这里是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所在地)启航。邮电部于当天发行JF4《中国南极考察》纪念邮资封,邮资图是中国南极长城站建筑和阿德雷企鹅、威德尔海豹,装饰图为“向阳红10”号科考船和“J121”号补给船,背景是冰山、信天翁鸟等。这枚纪念封当时很难买到,国家海洋局的集邮爱好者自行设计了一枚首航考察纪念封,图案是南极洲地图(图1),并刻制“中国南极考察·启航纪念1984.11.20”和 “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贡献1984.11”2种纪念章。此封深受集邮者欢迎,但大都只能通过集邮组织和邮友之间的交流而得,而科考船启航地上海川沙的207支局也成为盖戳热地。国家海洋局的科考工作者刘诗明给我寄赠了此封,我十分感谢他的热情帮助,然而万分不幸的是,在稍后一次南极考察行程中,因科考船触礁,卧舱进水,刘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他是我国南极科考中牺牲最早的一位年轻同志,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了贡献!

图2
长城站邮局收寄的邮件都由科考船和其它往来的船只带回上海基地,由上海邮政局再转发各地,但遗憾的是没有盖上转口戳。
我有幸收藏到一枚由长城站邮局寄上海市邮政局的花卉首日封(图3),由上海市邮政局事前制作。盖首日戳1985年2月20日,到达上海时间1985年4月11日,水陆路走了约50天。此封不对外销售,仅供内部“消化”,据说仅1000枚。
当时许多集邮者希望得到长城站邮局的首日实寄封,我在一个白封上贴了建国35周年五星红旗邮票,另贴长城普票1枚,象征意义显而易见(图4),销1985年2月20日戳,投递戳日期是1985年4月12日,比上海市邮政局的实寄封的日期迟了一天,因为由市局再转区局至20支局,迟达一天也属于正常。

图5
1985年末,长城站邮局还开办了航空通邮业务,具体是哪一天首航,我没有资料,仅收集到两种航邮封,一种印有时任局长杨金炳题写的烫金文字“中国南极长城站首次航空通邮纪念”(图5),收寄日戳为“中国南极长城站1985.12.14”1号戳,上海到达戳日期为1986年1月31日,邮程约需45天。另一种贴有南极长城站挂号签条,1985年12月30日收寄,到达上海川沙高桥137支局是1986年2月20日,邮程约50天。当时确有自上海起飞,携带物资和邮件送往南极长城站的飞机,但没有固定航班,并需在南美改用直升飞机转运南极。

图6
由于长城站开办了航空业务,我抱着作一试验的心情,把贴好邮票的信封套寄到长城站邮局,请求代寄给在阿拉伯也门共和国的亲友。封面盖有手填编号的矩形挂号章,收寄戳日期是1986.3.18(图6),封背盖有2个到达戳,日期是1986.6.21,历时3个月。我猜想,长城站无法航发也门,可能是先送回到上海,再由上海经航路转发也门。无伦如何,这枚航挂封也确实顺利到达收件人手中。后来由亲友带回此难得的实寄封时,十分激动和感慨,这是迄今我收藏南极邮品中的珍品。

图7
在我的南极邮品中有一张时任长城站邮局局长杨金炳先生寄赠的他的工作照片(图7),墙上挂有“中国 南极长城站 邮政局”字样的铜牌,左面挂有铁皮“邮政信箱”,中间是个似屏幕般的窗户,有窗帘,有几把椅子,杨局长正在盖销信件,桌上还摆放了一个小烟灰缸。设施十分简朴。杨局长外套内穿毛线衫,可知室内有空调设施。这张照片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南极长城站开办邮政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