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源福:世界最南端的考察站——美国阿蒙森-斯科特站

标签:
南极极点军邮日戳杂谈 |
世界最南端的科学考察站——美国阿蒙森-斯科特站,1957年1月23日建于南极点,这是为配合1957年国际地球物理年而建造的。它以1911年12月14日和1912年1月17日先后到达南极点的阿蒙森(图1,挪威;图2,新西兰罗斯领地;图3,波黑)和斯科特(图4,英国)的姓氏命名。阿蒙森-斯科特站海拔原高度2900米(现新站为2830米),地理坐标90S。
阿蒙森-斯科特站建有4270米的飞机跑道、无线电通讯设备、地球物理监测站、大型计算机等,可以从事高空大气物理学、气象学、地球科学、冰川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由于冰层以每年10米左右向南美洲移动,所以南极点考察站的实际位置已经偏离南极点。每年12月31日,科学家都要用GPS系统重新标定一次南极点的最新位置,立上标杆。南极点的标志是一个立柱上的金属球;历年的极点标似乎排成一长列。
南极点是地球表面非常特殊的一个位置,站在南极点上,东、南、西方向完全失去意义,只有北方一个方向;在南极点的时间实际采用国际标准时间即格林尼治时间;围绕南极点转一圈才几十秒就周游全球一次了。
由于积雪,1957年所建南极点考察站已经废弃了;1975年1月9日第二代南极点考察站开站,以其地标性的大圆顶为标志性建筑。许多考察队员把它当做娱乐绝妙场地——单板滑雪。
如今阿蒙森-斯科特站是美国科学基金建造的第三代南极点考察站,1996年开始建造,历经12个年头于2008年1月建成。整个考察站外形像一对机翼,建筑面积达7430平方米;新的主体建筑由两栋C型的双层建筑相联而成;距离雪地表面10英尺(3.3米),主体建筑由36根巨大的立柱支撑,每根支撑都带有支撑力为50吨的液压千斤顶;可以将主体建筑升高两层楼,从而延长30年的使用。每次可以提升一个完整的C型建筑单元,提升整个C型建筑需要30天时间。这种建筑设计可以加速建筑底部的南极风通过,节约每年为除雪必须的6万升燃料和1500小时的人力。
新的阿蒙森-斯科特站对各国开放,目前可以容纳200人工作,50人越冬;人类设在南极极点的唯一长期有人居住的考察站,第一次拥有了窗户。整个建筑项目造价1.5亿美元;考察站所需的1万多吨建筑物资均通过备有雪橇的LC-130大力神运输机运输,凝聚了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设计理念、施工工艺,大量的新材料、新技术。无论是度夏宿舍还是越冬宿舍,工作场地还是娱乐设施,网络通讯还是医疗设施,一应俱全,更有邮局及军邮站,还有一个种植蔬菜和鲜花的暖房。
除了常规的科考设备外,2010年10月18日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建筑,高度(地下深度)2820米的冰立方(Ice Cube)——中微子观测站。冰立方于2004年开始施工,它是一个巨大的地下陈列,86根管道分布在地下1450—2820米之间的空间里;每根管道里安置60个大型光电感应器,合计5160个。这些感应器占地体积超过1立方公里,用于搜集宇宙中飞来的各种“没有质量”的中微子和其他各种电子辐射,探索宇宙的秘密。
以下是在笔者搜集的南极考察封中有关阿蒙森-斯科特站的品种,供大家欣赏:
南极点站1988年实寄封,96691为军邮站代号,盖有南极点站纪念章
南极点站2011.12.14寄中国片(漏盖日戳),盖有“阿蒙森1911.12.14·到达南极点100周年”纪念章
南极点站2013.2.31寄中国封;南极阿蒙森-斯科特站新建筑图纪念章、美国空军C-17飞机第一次南极空投·2006.12克赖斯特彻奇到南极地20次飞行纪念章、2013年12月美国空军C-17全球飞行往南极阿蒙森-斯科特站补给及航空邮件纪念章、2007年12月美国空军C-17全球飞行往南极阿蒙森-斯科特站补给及航空邮件纪念章
南极点站2014.1.22寄中国封,贴有南极军邮站96598二维码航空邮资标签
南极点站2014.1.22寄中国片,贴圆形半球图票销美国空军军邮南极点站日戳;另贴“灰姑娘”邮票销地图图军邮日戳


美、比、日、德、瑞典“阿曼达冰立方”联合考察2008—2009纪念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