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大集邮家徳铿(Adolphus Diercking)(图1)无疑是早年上海沪上最负盛名的外籍西人集邮家。他于1864年出生于在德国汉诺威市的吕纳吕钠堡,1881年17岁时在斯堪的纳维亚当海员,1882年参加英国皇家海军并加入英国籍,两年后的1884年进入上海大清海关工作,。1886年至1888年曾回到德国,同时开始收集中国邮票1900年起任职上海工部局。
徳铿在海关工作时就已喜好集邮,除华邮外,也集外邮,尤其是英属地邮票,收藏甚丰。华邮部分除海关与清代国家邮政时期的票封外,各国客邮中,德国客邮与胶州票封收藏最丰,这也许是出于他的祖国情结。

图2

图3
徳铿在海关工作时期喜好集邮,除国邮外,亦集外邮。尤其是英属地邮票,收藏甚丰。国邮部分除海关与大清邮政时期的票封外,各国客邮中,德国客邮与胶州票封收藏最丰,这也许是出于他的德国祖国情结。
徳铿收藏的海关大龙邮票有多达15个全张,慈万寿及其各种加盖票亦不乏倒盖、复盖等珍品,尤为甚者,其1897年他在上海海关工作时还尚买到购得红印花小一元四枚,其中包括目前唯一存世的横双连(图2)。两个单枚中尚有一枚唯一存世的“无句点”异变体(图3)。1912年,徳铿与同在工部局工程处的集邮家同事施开甲、海关的绵嘉义等共同发起成立了上海西人邮票会(Shanghai Philatelic Society),这是系中国最早的集邮协会。邮王周今觉在1923年开始集邮之前,拥有四枚红印花小一元的徳铿无疑已是沪上海乃至中国收藏华邮成绩最好大的集邮家了。
1923年周今觉在邮坛沪上崛起沪上,当年即购就买到得绵嘉义的一枚红印花小一元,此后购得多部邮集,并于1927年从费拉尔遗孀处购得小一元四方连孤品,从而成了中国第一号集邮家。德铿对此耿耿于怀,又闷闷不乐,他不明白同在为工部局工程处的邮商施开甲,为什么把小一元四方连介绍给了周今觉。此后,他没有参加上海的中华邮票会,也没有参加美国的中华集邮会。
1935年5月20日,英国伦敦哈默公司拍卖美国邮王欣德的邮集,是年71岁的徳铿硬是以130英镑的高价拍获欣德邮集中唯一的一枚小一元,这是他的第5枚小一元,从而在数量上平了周今觉的纪录。在这次拍卖中徳铿还拍得另一件世界孤品:万寿慈寿初版9九分银25枚全格直缝漏齿大珍品,当然还包括左下角的两枚对倒。这件该全格最早为世界第一邮王法国费拉里所有,1925年费拉里邮集第十二12次拍卖时为美国邮王欣德拍获。
德铿为人谦和善谈,于邮票尤为津津乐道,除集邮外,亦好跑狗。沪上前逸园跑狗场最佳名犬,一度亦为其所有。然而其藏品却很少向同好出示。其珍邮在去世前仅新邮王郭植芳等极少数人见过。据称当时德铿邮集的价值达5000万元。
1937年4月11日—13日,上海邮票会在上海博物院路(今圆明园路)亚洲文会举办协会成立25周年邮展,徳铿破例送展四4框,以供沪上邮人欣赏。其展他展出的珍品包括了大龙全张与漏齿票,慈万寿九9分银25枚全格直缝漏齿,红印花小2分复盖方连,红印花当5元倒盖剪片和小一元漏点变异体(图3),以及民国五珍中的“宫门倒”、“限省新贴用”错体等。
据逐年查阅上海图书馆1884年后《北华捷报》的《行名薄》,徳铿在中国的工作与生活记录为:
1891年: 芜湖海关,任海关一等水上稽查员
1892年 镇江关,一等水上稽查员
1893年6月—1894年4月 ,见有厦门、云南、九江等地寄香港九龙关徳铿收阅的信封与明信片,足以证明这一时期徳铿在九龙关工作
1896年 重庆关 助理验关员。


图4
1898年 上海新关 。见有美国斯科特邮票与钱币公司寄上海徳铿的明信片(图4)。
1899年 任职于圆明园路的大英工部总署(H.B.M office of works)。)
1900年 上海工部局市政工程处,先任助理检查员,后于年内升为主任科员,一直干到1906年。
1903年 首次见到徳铿小姐与父母的名字同时出现于上海租界外国居民名录。
1907年——1919年 徳铿仍在上海工部局工程处,部门中文名改为工务处。部门的英文名称则由Engineering $ surveyors Department 改为Public Works Deptment。.
1909年—1932年 德铿全家住崑山路9号 ,在这里住了33年。年
1920年起 升任工部局工务处主管职员,直至1926年退休。
1929年 首见徳铿与夫人、两个女儿(E.徳铿小姐与M. 徳铿小姐)同住崑山路9号(,以前的邮刊都只提到徳铿有一个女儿、两个外孙)。
1933年—1937年 徳铿住狄思威路(今溧阳路)463号。
1937年8月13日,日本轰炸并攻打闸北后,徳铿从滨北搬到滨南英租界其女婿家,从而避免了被日本人逮捕或遣返欧美的命运。德铿退休后一直住在上海,娶妻生女,他有两个女儿,两个外孙。
徳铿的一个女婿叫吉勃生(H.L.Gibson),1937年自己开“仁德进出口公司”,办公地点在博物院路(今虎丘路)88号(今虎丘路),吉勃生家住在愚园路865弄60号,直到1948年的十多年间,公司地址与家庭住址都未变动。
1948年7月30日,徳铿因心脏病于上海同济医院去世,时年84岁。尽管遗嘱华邮归其长外孙,其英属地等西邮集则赠次外孙。但沪上集邮家仍纷纷设法接近其女婿吉勃生,以期购得其珍邮。吉勃生则以斯科特目录价的2—5倍的价格出让。获得邮品最多的当属永安公司郭植芳,其当年他邮兴正浓,亦并腰缠万贯,一股足气花高价买下原属徳铿的慈万寿再版上海版全套新票八方连,小字9分暂作1角倒盖新票孤品,大字短距30分新票八方连,另双连、单枚共12枚,以及小龙加盖大字(北海票)全套实寄封,等等。

图5
1956年11月,徳铿的华邮集于英国伦敦由哈默公司主拍,拍目为16开48页,其中有17页为单色插图(图5),拍品编为卖一共550项,共拍得15043英镑。
拍卖分两天举行,11月5日拍卖海关大、小龙、,慈万寿与各种加盖,、红印花,、蟠龙与“宋、楷体”加字加盖,以及临时中立。
大龙薄纸1分、3分、5分共有8各个全张(《新光》介绍有14个全张与厚纸3分1个全张)。其中薄纸1分全张第四4枚“CHINA.”后缺“.·”拍得110镑,原属赫德的1分无齿25枚全张拍得420镑;厚纸,毛齿5分不规则15方连新票成交价170镑。
徳铿的慈万寿票珍品有中,初版9分(含对倒)直缝漏齿25枚全格(含对倒),成交价270镑,再;再版12分带上、左边6六方连拍得140镑,大字短距24分“暂作洋银三角”四方连新票拍得260镑。除诸多大方连、中缝漏齿,部分漏盖票外,万慈寿加盖票的“五复九倒”徳铿有四复六倒。
徳铿的红印花邮票有30项,以现在的邮市行情看,可谓项项珍品,下面以表格的形式将拍目中的红印花票品的形式和成交价逐一列出(表中红色字楷体为笔者对该票品的延伸介绍)。
表1 德铿遗藏内红印花邮票拍卖成交价
拍目
编号
|
拍品描述
|
成交价
(含佣金)
|
187
|
大1分25枚全格
|
7镑10先令
|
188
|
大1元边角方连
|
15镑10先令
|
189
|
大1元旧3枚,其中残片2
|
5镑10先令
|
190
|
5元新
|
40镑
|
191
|
5元新
|
19镑
|
192
|
5元新
|
28镑
|
193
|
5元残片销挂号戳与厦门大圆戳
|
44镑
|
194
|
5元倒盖新
|
38镑
|
195
|
5元倒盖新
|
42镑
|
196
|
5元倒盖新
|
40镑
|
197
|
5元倒盖残片销芜湖海关日戳
|
42镑
|
198
|
小2分倒盖新
|
6镑6先令令
|
199
|
小2分倒盖新
|
6镑5先令
|
200
|
小2分倒盖双连残片带挂号戳
|
16镑
|
201
|
小2分倒盖方连销厦门大圆戳
|
28镑
|
202
|
小2分复盖方连新
|
140镑
|
203
|
小2分复盖双连新
|
52镑10先令
|
204
|
小2分复盖双连(微污)
|
28镑
|
205
|
小2分倒兼复单枚新
|
36镑
|
206
|
小4分方连新
|
175镑
|
207
|
小4分方连新
|
160镑
|
208
|
小4分单枚新
|
42镑
|
209
|
小4分单枚旧
|
42镑
|
210
|
小4分残片销1897.10.27厦门大圆戳
|
42镑
|
211
|
小一元新(“清”字上有一小针孔)
|
340镑
|
212
|
小一元新
|
底价400镑,
流拍
|
213
|
小一元横双连新
|
底价800镑,
流拍
|
214
|
小一元新
|
525镑
|
215
|
红印花113枚,多为新票,其中有大1元5枚
|
21镑
|
216
|
红印花215枚,多为低面值旧票,部分方连
|
14镑10先令
|
表中211号拍品为徳铿1897年购自邮局,此次由美国集邮家高达医生拍去。此枚票在黄光城编著的“小一元图鉴”中列为第12号,但在书中误称此票原为美国欣德所有;212号拍品正是原为欣德所有,由徳铿于1935年5月20日拍入,为其第五枚小一元。此枚票在“小一元图鉴”中列为第13号,书中误称此票为徳铿购自邮局。213号拍品系徳铿1897年购自邮局,亦为存世小一元唯一的一件双连。流拍后旋即由大卫德爵士私下购去。1969年11月大卫德邮集拍卖,为菲律宾华侨邮学会理事长黄天湧拍获,价2500镑。此双连在“小一元图鉴”中列为第5、6号(图2)。1978年4月黄氏邮集归庄顺成,价12万美元(含此双连)。1981年,庄顺成遗集归庄国泰,此双连参加了台湾省1981年的邮展。2001年6月23日,庄氏“太阳”邮集在纽约拍卖,该双连列1531号,笔者于洛杉矶电话竞拍,出价50万美元。话筒中似无异议,挂机后却为一香港集邮家拍去。214号拍品为徳铿1897年购入。根据小一元加盖版式,此枚位于小一元四方连之下,很可能是购自费拉尔的。据刘广实称,陈复祥曾说过,德铿的小一元系购自费拉尔。在上海经历了50多个黄霉天,此票四周均有黄斑。然而这是红印花小一元中唯一的“dollar”后漏点大变体。此次为旅澳集邮家朱伟国拍去。1964年1月,伦敦邮商弗兰克公司购得此票,标1000英镑于其售品目录中出售,未售出。1965年5月21日复由哈默·洛克公司拍卖,列170号,估价750镑,由日本水原明窗以900镑拍得。此枚票在“小一元图鉴”中列为第10号。
徳铿邮集第二天拍卖的民国票中“宫门倒”带英文上版铭(chinese)新票拍得160镑;“限新省新贴用”歪头1元新票双连(左边一枚变体加盖错为“限省新贴用”),拍得135镑。
徳铿的各国客邮中,美国弗兰克林像1元改作2元大复覆盖有单枚残片,、双连新,,并并两个四方连新。实寄封中,贴德国客邮或韩国邮票寄“上海工部局徳铿收”,以及1886、1888、1894年琼州等地经香港寄“汉诺威徳铿收”的几件都相当精美漂亮,成交价从40—170镑不等。
——刊于《上海集邮》2014年第11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