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青 邹小亮:《红印花暂作小二分版号识别法》(红花文苑之一)

标签:
陈复祥红印花子模海关文化 |
陈复祥认为“小二分”是红印花诸票中唯一不是海关造册处加盖的,其版式独特,加盖字模“破损杂乱、且多错印”,与其余面值的红印花加盖票明显不同。1942年,陈复祥将其关于红印花“小二分”邮票的研究心得编印成《红印花暂作小二分版号识别法》,由中华邮票公司出版,印制数量不详。
因书名前有“研究华邮丛书之一”的字样(图1),可见当时作者尚有连续出版“之二、之三”的计划,但后来似乎搁置了。
此书为64开本小册子,正文16页,前4页为综合论述。陈复祥指出红印花“小二分”加盖子模中,“大,清,作,洋,银,分”这六字“皆有大小不同之字体”“杂用于全版二十枚中”“为辨别版式之主要点”。 他首先对上述6个字加以说明,何谓大字,何谓小字,6组字的区别被描述得十分清楚。然后以10页的篇幅,图解“小二分”的20个加盖子模,详述每个子模中各有几个大字,各个子模明显的字模破损、残缺,标点的高低、大小,笔画的长短、曲直。最后根据每一版位号上的大字型个数多少排列,配上一些子模明显的变异,以附表的形式列出各子模的差异。这样更便于读者查阅核对(见表)。
附表
大字数 |
大 |
全版位置 |
两 个 |
作、洋 |
第3号 |
三 个 |
大、洋、分 |
第9号 |
三 个 |
清、洋、分 |
第6号 |
四 个 |
大、清、作、洋 |
第5号 |
四 个 |
大、清、作、分 |
第2号 |
四 个 |
大、作、洋、分 |
第4号 |
四 个 |
大、洋、银、分 |
第8号 |
五 个 |
大、清、作、洋、银 |
第13号 |
五 个 |
大、清、作、洋、银 |
第16号 |
五 个 |
大、清、作、洋、银 |
第19号 |
五 个 |
大、清、作、洋、分 |
第14号 |
五 个 |
大、清、作、洋、分 |
第18号 |
五 个 |
大、清、洋、银、分 |
第15号 |
五 个 |
大、作、洋、银、分 |
第11号 |
五 个 |
大、作、洋、银、分 |
第12号 |
五 个 |
清、作、洋、银、分 |
第10号 |
六 个 |
大、清、作、洋、银、分 |
第1号 |
六 个 |
大、清、作、洋、银、分 |
第7号 |
六 个 |
大、清、作、洋、银、分 |
第17号 |
六 个 |
大、清、作、洋、银、分 |
第20号 |
此书出版后,陈复祥发现书中有5个版位的某些“大字类别”印刷有错漏,随即对书中第16页的4、8、11、12、15号的大字类亲笔更正(图2, 刘广实先生藏品)。
由于此书出版年代较早,今天的集邮者已很难看到原版了。郑州市集邮协会学术委员会郑州研究小组分别在1996年8月和2000年4月,先后两次进行了翻印。1996年翻印数量为300本(图3),2000年翻印数量为200本(图4)。这两次翻印的小册在集邮者中流传较广,对于宣传、普及古典华邮知识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关人物简介:
堂主暂离本堂,此文请人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