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恩未报,人已老。


标签:
念亲恩生日重阳节父母的爱生命泪如雨下思亲羞愧不孝情感 |
分类: 矫情老家·无病呻吟诌小文 |
昨晚收到短信,是外甥女用她爸手机发的,只一行话:“舅舅我明天过生日了。”一派孩子的天真,还有大人的溺爱,其实不用提醒,我知道的,因为日期很特别,每年总是提前买礼品,因为这天是重阳节。
这个日期,作为生日容易记住,而作为节日的意义,小孩是很难知道的,幼小的心怀中,任何幸福和不幸福,都与理想相关,单纯而且幼稚,父母的爱,则天经地义,就像地球哺育人类,是完全背景般的沉默。
说起来,生老病死,数十年生命中,总有很多纪念日,而所有日子中,生日无疑是最美妙的。蛋糕、蜡烛以及祝福的小礼物,承载了太多的欢喜、期待和温情。生日又象征着新生和希望,而无论这天之前,曾经多么幸福或者不幸福过——毕竟,这还代表我们依旧活在这世上——活着是一切,活着才有未来。
于是生日的时候,母亲分娩的疼痛,亲人待产的惊险,人们总是习惯性的忽略;于是当这一天来临之前,小孩子专门要向远方的舅舅,郑重强调自已的生日;而这一切,总是因为大人们,从来不曾在这一天,强调过亲人的恩情,因为亲恩是沉默的背景,亲恩总是无私的,当时只道是平常,于是我们常常自已都忘记了。
因与中秋、国庆两节隔时不远,每年的重阳节,总是在刚刚团聚过的幸福之后,不速之客一般,显得很“不合时宜”。幸福像花儿一样,开得艳丽而且像水杯一样满溢,会习惯性的充实而健忘,所以总盛不下思念和眼泪。人总是在各种不太幸福的环境,才会更加强烈的想念亲人,想念家园,欢笑曾经春梦里,泪颜总在别离时。所以,每当这一天,只有孤独的老人思念最深,只有远行的游子流泪最多。
于是这一刻,当我一个人坐在电脑前,眼睛停驻一些思亲的画面,触及内心,情不自禁的泪如雨下。
父母身在远方,不知道儿子当下的失态,平日里的两地电话,总不过是一些冷暖保重、身体勿念之类的闲话,亲恩之重,便在些寻常的言语中,显现出曾经的艰辛和持续的无私——如今,我也将为人父,眼巴巴的等待着,那个即将流淌我血、延续我生命的降生,当下,体验着紧张而期待的激动感情,明白了生日的意义,也终于深深体会到,当初父母压力下生养我,和沉默中爱护我,这种从不曾放开手的艰辛和无私。
“当家才懂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这话说得平常,却批得入骨三分,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明白这种话的真正分量。最可怜的是亲恩未报,人已老;最可恨的是老却无能,不能不一再屈服于现实之下;最可惧的是心中有魔,心鬼二字,将不孝描成了愧。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早过去了,候鸟走了又来来了又走,父母已染鬓成霜,却还没有等到儿子的反哺,念兹在兹,怎不羞愧至极!
游子行千里,夕阳梦九重;高堂深衣袖,添罢是秋浓。
——在博友的文章中躇行,满眼是别人的节日抒怀,感受自身,情不自禁,于是吟出这首五绝,一半是思念,一半是哀伤,看似平静的文字表达,是心中波澜起伏的扪心自问,火焰燃烧在海水之上。
最后,劝做子女的及时尽孝:莫学此子无聊态,嘴上夕阳梦里诗;远客经年空对恨,厚颜灯下作刁辞。
|
|
===================================================
那年的雪/2010/10/16/于四六鬼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