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错误:总是买的太早,也卖的太早
(2014-01-09 18:12:32)
标签:
股票 |
分类: 价值思考 |
我的错误:总是买的太早,也卖的太早。我做股票可分三个阶段:一是自1995至2003年,盲目短炒,热衷技术分析,虽没什么价值,白白浪费大好时光,但还有一些有用的东西,即如何正确看待市场,把握大势。市场涨时涨过头,跌时跌过头,但因此认为市场永远是错误的,永远是神经病,那只能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看清大势才能够在熊市的底部区买入,至少是正确判断是否低估的辅助。什么人不需要看清大势?只有具有巴菲特、段永平等兼具企业、投资的两栖大家,因对企业有深刻理解,才不需要关注股票市场。当然,关注大势是一种投机,但我认为,这种投机其价值不低于投资。这是我对早期盲目炒作的唯一有用的理解。二是自2003年至2008年,转向投资,但极不成熟。可以说,从盲目炒股踏上了跌跌撞投资之路。除了投资品种不理想,主要投资低估的钢铁、水电、港口,涨幅不大,主要是阶段性持股,即波段操作,虽说凭经验提前离场,躲过了暴跌,但也没赚什么钱。主要还是短线投机思维痕迹未除,因此,投资并不成功,但总算是踏上了投资正途。三是自2009年至今,除了投资理念占主导,把思想中的投机色彩压至极小空间外,主要转向熟习了解相关行业企业,对不熟不做有了一定理解。主要投资了银行、保险、白酒,以三者看,白酒最易了解,目前也算低估,但我分不出是银行低估,还是白酒更低估,水平所限吧。但茅五泸最令人放心,即便穿越不了周期,也不会血本无归。当然,银行也不会血本无归,只是风险和机会都更大。所谓把投机色彩压至极小,是指我仍有阶段性操作。说白了,就是价值投资者不认可的,投资投机相结合,但以投资为主。所谓阶段性卖出,是基于对大势的认识。自2009年的较大幅度反弹涨升中,我认为,较漫长的一段时期,十年或更长,会是一个特大的熊市振荡,1800点为低位,4000点为高位(还是有投机色彩,我早期的博客中有分析,并指导了我的短期进出)。一句话:投资是主基调,但有交易操作。但无论是投资性买入,还是投机性卖出,总是买的太早,也卖的太早。我总感到,我买进后,套个20%的跌幅就基本到底了。比如,这次重仓买入茅台150元,补仓后成本140元,我估计快见底了。也许会破100大关?若破则融资,半年后以后续资金归还融资。总是卖的太早,我倒不介意,因我主观认为是大熊市,该早卖。但总是买的太早,已成了一个习惯性的毛病。主要是过于看好,过于逆向思维。不过,值得安慰的是,总算是以合理的价格买进优秀的公司吧。因此,要敬畏市场。这是我的体会。哪怕你价值投资,逆向思维,也要尽量主动套在熊市的末途。套在半山腰,心里还是很难受的。最后一句话,近期越是下跌,我越不悲观,但若近期有较大幅度涨升,我仍不认为是大牛市,哪怕有翻番的涨幅。
后一篇:老干妈的财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