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空白酒,正当其时(转贴)
(2012-07-08 18:55:19)
标签:
财经 |
分类: 市场分析 |
来源:雪球
寇彻:
做空白酒,正当其时
白酒行业是2004年来的大牛,数以几十倍的涨幅,造就无数成名人士。很多成功人士的价值投资标签就是这么被贴上的,比如但斌、比如林园。
历史值得思考,历史预见未来。正如04年时,白酒不会跌到地下,如今白酒也不会涨到天上。
既然要总结,自然少不了回顾下过去几年白酒的上涨历史。
04年时,白酒行业处于低谷,整个行业的产量从96年顶峰的近610万吨跌至314万吨。这一点对于很多信奉白酒行业大消费属于非周期股的人无疑是一大打击——看官可千万不要说白酒行业没有周期性啊!
之后,白酒行业量升价增,各位对白酒价格上涨印象比较深刻,但对白酒产量增加可能关注不多。白酒价格在04年之后大幅上扬,茅台的出厂(53度飞天)价从05年的258上涨到如今的619(价格提高2.4倍,净利率提高2倍),产量则提高了大概3倍,05年PE17倍,目前PE22倍左右,算算看,涨个10倍怎么说也太正常了,如果加上分红扩股,怎么能不成大牛股呢?
从整个行业来看,也是如此,白酒产量从04年低谷的314万吨,扩产至目前的1000万吨,白酒价格也一涨再涨,酒价在过去8年涨个3-5倍简直就是对消费者的恩惠!所以随便哪只白酒股都能成为大牛股!
然而历史总会重复,过去的辉煌是否还能延续?
目前白酒产量从04年的314万吨,扩产至目前的近1000万吨,超过了上轮白酒周期顶峰的610万吨,人均消费量从当时的2.2升上升至目前的5.07升(纯酒精消费),超过上轮周期顶峰的4.9升,而且在此期间,白酒主力消费人群(30-50岁)从当时的9亿涨至目前的9.9亿左右。
未来,白酒股的增长空间在哪里?
1,人均量——我们不可能都成为酒鬼。人均白酒消费量我们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处于世界第二的位置(仅次于俄罗斯的6升人均水平)
2,消费人群——我们不可能有更多的消费人群。2013年是个坎儿,劳动力数量开始下降。
3,价格——貌似白酒提价已经开始触碰天花板,所谓的拍卖、投资收藏都是最后的疯狂;与其他竞争产品(国外知名烈酒、葡萄酒;国内葡萄酒、黄酒等)相比,性价比已处于低位。
4,市盈率——茅台22倍的市盈率好像不高,但其他酒类股票呢?
但对于这四点,也有可能会有例外,比如说产量增加一倍,每人年消费40瓶白酒,人人都成酒仙——李太白!比如说白酒出口,全世界酒民转变喜好喜欢上中国白酒,抛弃威士忌、抛弃红酒、葡萄酒;比如说白酒价格再提高一倍,茅台比国外名牌烈酒价格高上一倍,性价比上比葡萄酒、红酒、黄酒贵的更离谱,显示中国的与众不同和实力非凡!再比如说,白酒行业的PE提高一倍,达到50倍。
最后,我们问问自己,这些“比如”可能吗!
如果没有可能,我们问问市场:对白酒的预期是否太高了! 如果人均产量不可能再提高,消费人群不可能再扩大,白酒性价比(与国外烈酒、葡萄酒、国内黄酒)已很离谱,白酒产能还继续扩大(看看国内目前的白酒扩产热),我们认为白酒还是成长型行业吗?
也许现在是我们该对白酒行业抛弃幻想、回归现实的时候,难道现在的市场对它还不够疯狂吗?
那么哪些事件会是白酒行业的黑天鹅呢,上一轮周期的导火索是假酒致命,这一轮呢?降价、高端白酒爆出基酒质量问题(基酒产能不够,企业外购以次充好)、产能过剩行业竞争加剧、还是其他呢?
历史值得思考,历史预见未来。正如04年时,白酒不会跌到地下,如今白酒也不会涨到天上。
既然要总结,自然少不了回顾下过去几年白酒的上涨历史。
04年时,白酒行业处于低谷,整个行业的产量从96年顶峰的近610万吨跌至314万吨。这一点对于很多信奉白酒行业大消费属于非周期股的人无疑是一大打击——看官可千万不要说白酒行业没有周期性啊!
之后,白酒行业量升价增,各位对白酒价格上涨印象比较深刻,但对白酒产量增加可能关注不多。白酒价格在04年之后大幅上扬,茅台的出厂(53度飞天)价从05年的258上涨到如今的619(价格提高2.4倍,净利率提高2倍),产量则提高了大概3倍,05年PE17倍,目前PE22倍左右,算算看,涨个10倍怎么说也太正常了,如果加上分红扩股,怎么能不成大牛股呢?
从整个行业来看,也是如此,白酒产量从04年低谷的314万吨,扩产至目前的1000万吨,白酒价格也一涨再涨,酒价在过去8年涨个3-5倍简直就是对消费者的恩惠!所以随便哪只白酒股都能成为大牛股!
然而历史总会重复,过去的辉煌是否还能延续?
目前白酒产量从04年的314万吨,扩产至目前的近1000万吨,超过了上轮白酒周期顶峰的610万吨,人均消费量从当时的2.2升上升至目前的5.07升(纯酒精消费),超过上轮周期顶峰的4.9升,而且在此期间,白酒主力消费人群(30-50岁)从当时的9亿涨至目前的9.9亿左右。
未来,白酒股的增长空间在哪里?
1,人均量——我们不可能都成为酒鬼。人均白酒消费量我们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处于世界第二的位置(仅次于俄罗斯的6升人均水平)
2,消费人群——我们不可能有更多的消费人群。2013年是个坎儿,劳动力数量开始下降。
3,价格——貌似白酒提价已经开始触碰天花板,所谓的拍卖、投资收藏都是最后的疯狂;与其他竞争产品(国外知名烈酒、葡萄酒;国内葡萄酒、黄酒等)相比,性价比已处于低位。
4,市盈率——茅台22倍的市盈率好像不高,但其他酒类股票呢?
但对于这四点,也有可能会有例外,比如说产量增加一倍,每人年消费40瓶白酒,人人都成酒仙——李太白!比如说白酒出口,全世界酒民转变喜好喜欢上中国白酒,抛弃威士忌、抛弃红酒、葡萄酒;比如说白酒价格再提高一倍,茅台比国外名牌烈酒价格高上一倍,性价比上比葡萄酒、红酒、黄酒贵的更离谱,显示中国的与众不同和实力非凡!再比如说,白酒行业的PE提高一倍,达到50倍。
最后,我们问问自己,这些“比如”可能吗!
如果没有可能,我们问问市场:对白酒的预期是否太高了! 如果人均产量不可能再提高,消费人群不可能再扩大,白酒性价比(与国外烈酒、葡萄酒、国内黄酒)已很离谱,白酒产能还继续扩大(看看国内目前的白酒扩产热),我们认为白酒还是成长型行业吗?
也许现在是我们该对白酒行业抛弃幻想、回归现实的时候,难道现在的市场对它还不够疯狂吗?
那么哪些事件会是白酒行业的黑天鹅呢,上一轮周期的导火索是假酒致命,这一轮呢?降价、高端白酒爆出基酒质量问题(基酒产能不够,企业外购以次充好)、产能过剩行业竞争加剧、还是其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