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底部的思考
(2008-07-08 21:39:47)
标签:
股票 |
分类: 价值思考 |
底在何方,真的很难预测;与其在迷茫中猜测底部,不如寻找历史底部出现的一些常见的特征。我以我的经历,对近期股市进行了认真反思——与寻找优质股票的判断无关,即便是在熊市的途中也会有很好的股票提前见底——以为底部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大盘总体跌幅超过了50%。至目前,中国历史共有6次暴涨暴跌,包括自6100点以来的下跌,有5次跌幅度超过了50%,只有一次为30%。
二是股市总体市盈率低于20倍,极大可能会回落至15至17倍之间。2005年熊市底部为15倍,但1995年、1998年市盈率为30倍(不一定准确)。也许是那时盛行炒作低价股、题材股的缘故吧,但绩优股却被极度低估,当然,那时大盘绩优股也较少。从市盈率来看,我国股市已于2005年开始与国际接轨,但其暴涨暴跌仍不失国人风采。
三是新股破发成为常态。自1994年以来——以前我没参与,不了解情况——每当股市陷入低迷,特别是较长时间的低迷,很多新股上市当天或几天内便会跌破发行价,次新股则会一路下行,最终跌破发行价,特别是高价发行和质地较差的新股会跌的更惨。
四是强周期行业股票市盈率很高,市净率却极低。大部分钢铁股票会大幅跌至净值以下,质地较好的如宝钢也会跌至净值附近,2005年其每股净值4.2元,最低跌至3.8元。资源类股票市净率也在2倍以下。大部分企业经营恶化是股市走熊的根源。
五是金融类股票市净率低于3倍,多为2至2.5倍,质地一般的甚至为1倍多。如招商银行2005年6月动态市净率为2.5倍,静态市净率为3倍。浦发银行动态市净率为1.6倍,静态市净率为2倍。以此推算,招商银行其极端底部也许在15元附近,工商银行在4元附近。
以上非极端熊市难以到达,若其到达足可摧毁一切意志不坚的新老股民。唯有真正的价值持有者能坚持到最后,并能保持一种手中有股,心中无股的良好心境。若我们的心态达到了那种忘我的的境界,则股市涨跌与我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