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知群体为何向公务员职位争宠

(2008-05-07 11:00:02)
标签:

高知识群体

博士

80后

90后

公务员

杂谈

分类: 热点冷思

     近日,一篇“超半数当公务员 ‘博士就业新动向’背后的问题”的文章,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并在关心教育的人群中引发热议。该文称,近年来,公务员热再度升温,不仅考公务员成了大学毕业生的第一选择,许多硕士、博士生也趋之若鹜。和以前博士毕业后九成以上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不同,现在博士就业出现新动向,半数以上进入政府,当上了公务员。文中呼吁人们关注博士生就业“风向”的这种改变,认为这绝对是一只值得解剖的麻雀。

    其实,这样的问题提问已经不是什么新话题了,或许很多人也会认为我以这篇博文的题目来做这样的文章有些多此一举,但是,我还是愿意对这个问题提出点自己的看法。

    关于大批硕士、博士为何争相报考公务员,选择毕业后进入公务员队伍的问题,人们在谈论的时候,多会从大学教育的失落、社会和文化等方面来谈论。不过,这样的分析总是显得不得要领,而且也似乎显得很业余。尤其是在这种意义上来谈论问题的时候,总会多多少少对这些高知群体的选择颇有微词。我认为,这实在是对积极要求上进的广大高知群体失之公允。事实上,大批的高知群体选择公务员这条就业渠道,从积极的方面来说,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高知群体争宠公务员职位,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他们求生存的一种本能使然。高知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心里往往都有着一种美好的信念和追求,他们为了将这种“美好意愿”演绎为灿烂的现实人生,背负着家人和社会的沉重责任,把一生中最美好的岁月留在了大学校园,而当他们满怀信心一步一步地向这种理想走近的时候,他们却又要在年轻的心灵中增加了一种“毕业无工作可做”的阴影。尽管他们内心中如果让其自由选择,也许不会有这么多人会坚定地选择去报考公务员,走进这个“权力的角逐场”中面对残酷,他们或选择走向一种学有所用,能发挥自己能力的地方。但是,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大批无助的高知学子们,在一个个就业门路向他们关闭之后,求生存的一种本能使他们不得不选择了“公考”,去面对这样一个不愿面对的“空镜子”惆怅……

    高知识群体争宠公务员职位,还在于他们对“公考”这种至少形式上保留着一点“公正”、“正义”的优选游戏心存幻想。现在高知人群找工作,面临心理上的难以跨越的一道坎就是,我有知识,凭自己的本领去找工作,为何还要面对一幅幅冷酷的脸?他们长时间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惯了,形成了一种“正义”的惰性,这应该是他们的一种修养。然而,这样的修养却换来了歧视、奚落的可怕的面相,以至于他们如果不学会点失去“尊严”的本领,是无法迈近这道门槛的……他们厌恶这些,他们对美好心存侥幸,他们即便是在很失落的时候,让然没有放弃对美的奇迹性、戏剧性地期盼,对他们来说,“公考”无疑让他们在万般无奈中看到了一缕哪怕是很微弱的“幸福之光”、“喜悦之花”,他们能够勇敢地去面对这种“公器”,是因为他们没有放弃“善”,尽管对他们来说,这种“善”与其所面对的强大的“世缘”相比可能是很微弱的……

    高知识群体争宠公务员职位,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想通过这样的一种哪怕是近乎绝望的选择来向社会证明自己。现在,从媒体到社会,谈起80后,或者90后的时候,无不带着十分挑刺的眼光,在很多人眼里,这些年轻人就像一群“寄生虫”一样可怕,这样的心情让他们染上了一种对未来社会和事业的无限忧虑。从总体上说,对80后、90后,在很多大人们的眼里,负面的说法要远远大于正面的报道,事情果真如此吗?很显然,事情的真实并不是这样。在这些年轻人身上,有一种他们的前辈们所无法比拟和具有的“优良的品质”,而且正是他们的这些被很多人看不惯的东西,恰恰是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的。尽管他们的生存环境由于过多的苛求对他们的成长很不利,但是,他们还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向社会证实自己。有人说现在的孩子过于依赖,缺乏一种独立生存的本领,其实,这样的说法即使有道理也是由大人们造成的,更何况他们生来就具有一种对大人的“过度关心”的反叛意识,只是因为他们是弱者的现实,而让他们的这种自由的意识受到了强制性的压抑。但是,一旦有机会让他们自由选择,他们依然会选择自我的重塑。从这个意义上说,很多人明明知道,“公考”是一条没有光明的路,但还是做出了选择,他们无非是想通过这样的选择来表达一种对无聊的消遣,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和充实起来,毕竟这是他们向大人们诉说自己冤枉的有限的可供选择的途径之一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对他们的这点热情再施舍哪怕是一点点的残忍吗?

    但愿我们的社会对80后、90后多一些宽容,还他们一个自由的天空、纯洁的环境,不要让他们的前辈们身上的那种“残影”在这些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孩子们身上继续延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