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考研人生:升值还是贬值?

(2007-10-16 16:25:07)
标签:

教育杂谈

考研

研究生

教育

分类: 教育话题
   
    随着考研报名的临近,很多想通过考研改变命运的人都早早进入了考研的备战期,差不多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如此。每当这个时候,当他们做出考研选择的时候,都同样会面对同一个问题,那就是:考研究竟是为了什么?虽然这样的问题经常被人们所追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该问题的答案是明确的。最近,我猛然在一次机会中看到了“考研到底值不值”的话题被重新提出,在我看来,这同样是上述话题的一种延伸。对此,我不仅想接着这样的话题唠叨几句。原因很简单,我发现在自己的生活中,在与一些研究生接触的过程中,这样的问题也不时地被问及。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回答这样的问题呢?

    其实,关于考研会让一个人得到什么或考研到底值不值的问题,这种对问题的提问方式我始终是不敢苟同的。因为当我们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去追问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用一种很明确的功利眼光去看待考研这件事的。正因为如此,很多考生将考研当作改变自己命运的手段的做法也就难以理解了。

    不过,一旦将考研纳入功利的天平上来权衡,那么,就我们目前所能做出的回答只能是,这样的选择显然是一种高成本的浪费,而且这样的高成本浪费甚至会让他们自己饱尝到比选择不考研的人所带来的巨大的艰辛和痛苦。因为,严酷的现实会告诉我们很多人,考研其实是一条高风险的甚至是无果之路。当一个人辛辛苦苦用三年的时间度过自己的研究生生活之后,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实可能会面对无事可作的一种尴尬。这样的尴尬,从表面上看是表现于学生身上的,其实,在学生尴尬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我们教育的尴尬。这些年,我们的教育发展主要体现在做足表面文章上了,它集中体现为校园的扩张、规模的膨胀、设施的豪华、工程的奢侈,成本的加大,而这一切的一切却没有换来人们心中对教育质量提高的一份期待。相反,教育质量却成为现在许许多多家庭,乃至社会最为头疼的一个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教育的反思。而当这一切来临的时候,我们很多人却不去深刻地反思我们的教育模式,却习惯于将气撒在那群天真可爱的求学的孩子身上,这又构成了一种教育发展中的病态。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如果一个人寄希望于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其实这已经成为一种美丽的神话。

    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学生选择了这样一条艰辛之路。他们即便是对我们的教育没有了太多的幻想,但还是带着一种无奈选择了考研。因为即便是明知道这是一条没有结果的冒险,但至少这样的选择会让这样的残酷来得迟一些,而且有了这三年的心理上的准备,可能会减少因为准备不足而产生的极端行为带给自己的代价。

    在这些考研的人群中,也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并不将改变自己命运的希望寄托在考研上,而是将这种期望寄托在考研后而留给自己的三年的公务员的考试上。在这些人看来,考研可能会使自己在将来的某一天遭遇失业的尴尬,但是,这同样会为自己赢得一个通过公务员考试来改变命运的希望,他们可能会从进入研究生学习的那一天起,给自己定下至少有6次报考国家和省级公务员考试的难得机遇,他们会抓住这辛辛苦苦挣来的机遇,让这样的一种机遇变成一种改变身份和命运的现实。他们甚至会抱着这样一种理想和信念,带着对自己的一份自信来为自己的成功人生写下浓浓的辉煌一笔。对这些人来说,如果说“考研”是一种碰运气的话,那么,“考公”就成了一种下赌注。因为他们相信,考研虽算不了什么,但是,却有可能带来人生仕途上的幸运。

    我也不否认,在这群考研的大军中,有这样一个很大的群体,是希望通过考研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人生的。这样的群体并不太在意研究生毕业是否有事可做,而是在意的是自己能不能让这几年的研究生学习成为自己人生的一种必需。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自己也这样做了,那就是一种无怨无悔的事情,就是一种难得的人生经历。他们不会过多地理会自己的将来会如何,而是在认认真真地走好自己的每一步人生。因为他们相信,知识对于自己来说,再没有用也总比文盲要好上许多倍。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个学什么的问题,而学什么的问题又是与每个专业的设置是否合理有关,也与每一个考生对考研成功的期待有关。现在有很多冷门专业之所以会有人去考,并不是因为他们是喜欢它,而是因为这样一些专业成功率高的缘故。退一步来说,即便是自己不喜欢,也可能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一是,管它是什么专业,都不影响自己上学期间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二是或许现在不喜欢,并不排除将来会有好感;三是即便是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多知道点也总比不知道的好。不管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在我看来,他们对于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已经没有了前面文中所说的那种功利,而是以一种平常的心态来面对考研,接受自己的研究生生活。一旦自己的追求没有了那种很“现实”的功利在里面,这样的追求应该说值得欣赏的。再退一步来说,现在的研究生工作难找,其实这并不是考研的错,除了上面我们所说的教育难以推究的责任外,那就是自己在自我定位上的误区。研究生找不到工作,根本的原因在于,很多人对自己的不正确定位造成的。只要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我想,考研绝不是如人们所传言的那样悲壮。

    说了这么多,似乎有点离题太远?我想不是的。实际上,当我们试图对标题中的问题寻问答案的时候,我们会不难发现,其实在上述问题中已经有了一种看似没有答案的答案。或许正如人们所说的,当我们去追问考研值不值的时候,这样的回答是无法用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来回答的。对它的回答总是多元的,每一个人都会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看待这一问题。对于那些对自己来说用其他方式同样能够取得事业成功的人来说,或许选择考研并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但是,对于那些不具备过早创业潜质的人来说,或许选择考研同样会是一种选择,尽管可能不是最理想的选择。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是不是考研,而是我们从考研的事实中体会到的是什么,而且这样一种过程对自己来说,带来的是痛苦还是快乐,是暂时的痛苦还是一种长久地创伤。甚至还可能是这样一种情况,即便考研在很多人眼里是一种很痛苦的事情,只要你能够苦中有乐,这又有何妨呢?所以,我的结论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总是让自己生活在他人设置的那种华丽而虚幻的“镜像”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